下载此文档

武汉市江汉五桥边跨施工方案设计.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广西交通科技
第 25 卷增刊
2 0 0 0 年 12 月 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99
文章编号:1004 - 051X(2000) 增刊- 0099 - 03
武汉市江汉五桥边跨施工方案设计
付宇文,龙斌,吴腾
(广西路桥总公司二处, 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 在江汉较差的地质条件下, 搭架现浇施工高 3. 5 m、宽 2. 4 m 的边跨拱肋砼, 对主跨(中承式钢管砼系杆
拱桥) 钢管桁架的吊装及钢管砼的灌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武汉市;江汉五桥; 边跨; 施工
中图分类号: U445. 4 文献标识码: B
江汉五桥及其两岸连线工程为武汉市中环线的主汉阳岸第四系覆盖层厚一般为 53~65 m ,顶层
体工程,同时也是武汉市长江白沙洲大桥的相关配套 4~12 m 主要为近代河流相沉积的灰黄色松散粉细砂
工程。主桥为中承式钢管砼系杆拱桥,主孔净跨径为及淤泥层( I1 、I2 、I3) ,其下 3~5 m 为的软塑状亚粘土层
240 m ,主拱圈由钢管砼弦杆和钢管腹杆组成桁架结( Ⅱ2 - 1 ) 、15~28 m 为第四系全新 Q4 灰色松散—中密
构,上下结构弦杆由 2 根 1 000 mm × 14 mm 的钢管状细砂层( Ⅲ2 - 1) ,灰色密实壮卵石土层( Ⅲ4 - 1) 分布在
组成,钢管内灌注 C50 砼。深 30~38 m 之间,厚 1. 0 m 左右近代砂砾胶结层( Ⅲ
边跨为拱形结构,采用实心断面。是为系杆提供锚 4 - 2) 零星分布于卵石( Ⅲ4 - 1) 中。
固端平衡主拱推力而设置,可称其为平衡拱;边跨锚固
2 边跨施工方案
端有强大的预应力钢绞线系杆,因此边跨可被认为是
具有体外预应力的梁式结构,亦可被认为是一个“人工根据地质情况比选边跨施工方案,最后选定低桩
拱”。承台基础,砼桩为 450 mm × 450 mm × 10 000 mm 和
边跨半拱原施工方案安排在 1998~1999 年枯水 400 mm × 400 mm × 13 000 mm2 种。根据荷载分布情况
期采用搭满堂支架现浇施工。但由于进场时间较晚,错进行桩位布置(见图 1) ,砼桩打入地面(桩头低于地
过了枯水季节,如按原施工方案将无法满足进度要求, 面) ,开挖至露出桩头 50 cm ,再填入 40~50 cm 的片
边跨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主跨受力,影响主桥整体石,上浇承台,在承台顶正对砼桩顶位置通过砼桩顶的
结构,所以边跨施工必须制定详细、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支腿钢筋直接焊接 70 cm × 70 cm × 2 cm 钢板,通过预
案。埋钢板直接将钢管桩焊接于承台顶上。然后在钢管桩
顶部焊接 650 mm × 650 mm × 16 mm 钢板(钢板与拱助
1 边跨地质情况
下弦平行) ,钢板上放置底模支撑系统,底模支撑系统
汉口岸覆盖层厚 40~42 mm,顶层为新近沉积的采用 28 # 工字钢加工成桁架。
淤泥( I1) 及灰黄色、松散粉状、细、中砂层( I2 、I3 、I4) , 2. 1 低桩承台的验算
其下为 30 m 左右厚的灰色中密状细砂( Ⅲ2 - 1 ) 及从经

武汉市江汉五桥边跨施工方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