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答案】A
【解析】物质与意识对立的绝对性只有一点,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可以转化为意识,二者之间的对立只有相对而言的意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2.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
A. 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 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 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答案】D
【解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即实践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活生生的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它能给人们直接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成果。这是实践的特点,也是实践的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和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3. 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
A.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 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 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答案】B
【解析】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结构所反映的内容是生产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4.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司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 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 自由理性的外化
【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质,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5.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流通需要量为3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
B. C.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章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题干中给出商品价格总额24万亿,货币量为3亿元,所以可求出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8次/年。根据题干,今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24×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四章中的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中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这一知识点。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干预经济生活,主要是为了暂时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的各种问题。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7. 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 )
09年考研政治真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