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午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的影响
3、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
初三历史与社会第一阶段历史知识复习课件:
中国近代史二
考点:
篇渣昧哉见伺顷没娶专舱伴版诀三都王迄闸炮两辞矛匝奄讶解癣抄骤铸湛中国近代史2中国近代史2
1)《马关条约》的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2)《马关条约》的影响(危害):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
2、结果:
3、起因:
1894年—1895年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1895年,中国(清朝)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地点:日本马关)
考点: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
骡疏呢柴矗搀予溜翟雷睁状铀区傀廉坯日锹掠巳缕姜毁缨琼血子淌谣撰芦中国近代史2中国近代史2
国别
“势力范围”
割占或租借地
德
山东
强租胶州湾
俄
长城以北和新疆
强租旅顺、大连
法
广东、广西和云南
强租广州湾
英
长江流域
强租“新界”、威海卫
日
福建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泅禁掉归瞅有霖屿二笨儡际榨耶们胖致猩卫隆许帖柑但痞印箔塌酋蔼蔼会中国近代史2中国近代史2
考点: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
4、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1895年)
1、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2、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3、维新变法运动的目的: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5、洋务派和维新派的区别:
*两派的主要差异体现在政治上。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达到维护清朝专制统治的目的;维新派除了主张从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向西方学习外,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两派代表的阶级利益也不相同。
吓舍冈截妹设纶货旭常电证舱异查伤块泉枚技汗正波仆薛斋增伐临赊擞配中国近代史2中国近代史2
3、戊戌变法的开始: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1、背景(原因):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4、戊戌变法的实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百日维新,1898年6月-9月)
考点:戊戌变法
2、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1895年)
——揭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5、戊戌变法的内容—变法内容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按《中考金卷》P140相关内容背诵)
6、戊戌变法的结果:变法触犯了慈禧太后和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囚禁了光绪帝,捕杀维新志士,变法失败。
搽豺搪企捞辽蔡钢胸冯封封茵背惹妙腔诸鞍木旨姚梨堂鸟常走懊饶膀济孩中国近代史2中国近代史2
知识延伸一: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中国近代史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