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江健三郎的冲绳诉讼
2008年10月31日,针对1970年出版的《冲
绳札记》引发的诉讼,日本大阪高等法院作出了大江健三郎?岩波书店被告一方胜诉的终审判决。这一围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展开的官司在其漫长的审判期内,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1960年,为抗议美目间的新安保条约,日本民众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大江健三郎在这一年第一次随日本的作家代表团访问中国,只有25岁,是团里最年轻的成员。他们在中国参加了声援日本民众抗议的游行。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时,他非常意外地听到总理用法语对他向前一天晚上在日本国会议事堂前的冲突中牺牲的东京大学的女学生桦美智子表示哀悼,并饮茅台酒一杯,以示追念。几天后,毛泽东在接见代表团时表示:“像日本这样伟大的民族,是不可能长期接受外国人统治的。日本的独立与自由是大有希望的。胜利是一步一步取得的,大众的自觉性也是一步一步提高的。”最后毛泽东对大江说:“你年轻、贫穷,你将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者。”虽然最终大江没有成为一名“革命者”,但那次中国之行显然给了他极大的震撼和感动。他透过自己独特的文学世界,坚忍地追问日本和日本人存在的意义。
1970年,日本岩波书店出版了大江的《冲绳札记》虽然是随笔集,透过自身对美军占领下的冲绳的造访, 全书贯穿了面对集结了日本近代以来所有矛盾的日本对冲绳的所作所为,身为日本人的大江的扪心自问。书的最后,在1945年冲绳战中向冲绳民众下达“集团自决”自杀命令的守备队长,时隔1/4个世纪,以“祭奠英灵”的名义,越过抗议的人群,乘坐插着星条旗的船只,强行登上当年自己下达过“自决”命令的渡嘉敷岛的消息面前,大江陷入深深的内省:“日本人到底是什么,我能改变自己吗?好离这样的日本人远远的。”《冲绳札记》此后再版几十次,影响了几代人。
1972年,冲绳名义上归还日本,但时至今日,聚集了 75%的美军基地,冲绳人的心上,依然“生灵涂
出”
2005年,围绕冲绳战记述的问题,当年渡嘉敷岛守备队长的弟弟和另一位在世的当年驻守座间味岛的守备队长把大江健三郎和出版《冲绳札记》的日本岩波书店告上了法庭。
大江健三郎是诺贝尔获奖作家,日本岩波书店是曰本最具人文传统的出版重镇。某种意义上,两者象征着日本的知识良心。挑唆当年的守备队长把大江和岩波书店告上法庭,日本的右翼力量可谓用心良苦, 想借此公然向捍卫正义的人们挑衅,并潜移默化地影响日本的年轻一代。
2008年1◦月31日,日本大阪高等法院终于作出了大江健三郎?岩波书店被告一方胜诉的终审判决。
日本明治政府1879年通过“琉球处分”吞并现在的冲绳,从此揭开了它伴随着侵略、殖民亚洲其他地区的近代化的序幕。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此次诉讼的焦点1945年的冲绳战,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关键性战役之一,也是日本整个近代疯狂极致的终结点。所以说,冲绳是集结了日本近代以来所有矛盾的一个点。而我们中国人的8年抗战,也最终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人民和冲绳人民一起经历了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疯狂篇章,并最终给它画上了句号。这个意义上,中国人民和冲绳人民是共过患难的同志。
大江第一次来中围的1960年__我们记忆里“意识形态严重”的年代,在日本民众抗议“美帝”在东亚重组秩序的运动面前,中国人民还是采取了声援一一虽然,我们也许把那归结于意识形态的力量。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当日本在战争问题上沉渣又起, 在有人责备中国政府“软骨头”的同时,普通的中国人是否想过这一切和自己的关系?毕竟,历史的长河从不曾停步,流淌其间的那些内在相连也绝不会被淹没。
据说,那天总理为哀悼牺牲的桦美智子而饮下茅台酒后,从来滴酒不沾的大江也跟着一饮而尽,并且
“眼泪被烫得越发汹涌
得知大江先生和岩波书店胜诉时,我正在一个有关冲绳和中国的研讨会场上,正好在休息时间,身边没有酒,大家就用手中的茶杯互相碰了碰。因为没有酒,我又忍不住想起当年把大江先生烫得“眼泪汹涌”的茅台酒的那抹芳香。
那芳香久不散去,催我思索如何对中国国的人们讲述这次诉讼和现在的冲绳。笔者正好有机会于2008 年12月24日采访了此次诉讼的当事者之一,岩波书店《世界》杂志主编冈本厚先生,就把对冈本先生的访谈与大家共勉。
《世界》月刊创刊于日本战败后的1945年12月, 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政论杂志之一,而作为著名学者和记者的冈本厚先生因2008年11月对马英九的专防
也广为中国关心两岸问题的读者所熟知。在整个诉讼期间,冈本先生作为岩波书店的代表一直与大江健三郎并肩战斗。
诉讼始末
《南风窗》:冈本先生,此次“集团自决”诉讼问题的影响恐怕不止于日
大江健三郎的冲绳诉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