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的概况(第一单元 .)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6.
唯物辩证法 .
社会历史观 11.
《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
(第二、三单元)
(第四单元)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人如何认识世界
—世界存在的状态(怎么样?)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价值观(人生价值观12
—人的存在及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论
认识论
辩证法
唯物史观
价值观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的物质性和意识的本质、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
实践的特点及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上升性
价值及人的价值的内涵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人生价值的实现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矛盾的观点
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第4、5课)
(第6课)
(第7、8、9、10课)
(第11课)
(第12课)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点展示:
考点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考点2、哲学与具体科学
考点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考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考点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考点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一、本义P6;产生P4;作用<对个人>P6;功能P25;任务P6。
二、三对关系: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内容:两方面>?为什么?)
四、哲学的两大派别:唯物、唯心(划分的依据、
两者的分歧、基本观点、基本形态、局限性和优点)
五、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六、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哲的产生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联系);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区别、联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区别、联系)。
什么是真正的哲学?为什么?
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哲学的作用<对社会>( “对个人”作用)
马哲产生的条件、意义
马哲的特征
马哲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马哲的作用<与哲学的作用区分>
第一单元知识结构: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在一定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1、哲学的产生
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哲学源于生活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提示】哲学≠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3、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
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主体不同:世界观自发形成,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③特点不同: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
联
系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都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③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错误倾向①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②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注意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2017哲学生活:第一课《美好生活向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