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步骤与各项指标
是否空腹?
空腹血
是指清晨未进餐前所抽取的静脉血,各种生化成分比较稳定。测得的各种数值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机体的生化变化。
进食后采血,血液中的生化成分会出现暂时性的变化,测得的各项结果不能反映机体的真实情况,无法与空腹血所测得的正常值进行比较,因而也就不能做出准确的临床判断。
空腹
空腹血糖,乙肝两对半,胃镜检查,肠镜检查,血脂检查等这些都是要空腹的,还有一些消化道的超声特定部位检查最好也是空腹.
大部分涉及到血尿检查的都得检查前头一天半夜12点以后禁食水
但是,如果进行病毒学方面的检测,则不需要空腹血。
采血
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规检验标本,最常用的途径是:
静脉采血(胳膊)
末梢毛细血管(手指血)
无名指
静脉采血
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与静脉血差异最小且较为稳定的血样。有研究表明,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较差
末梢毛细血管
左手无名指的指腹上采血
不选拇指与小指
万一发生了感染,炎症就可能向后蔓延,引起手掌和另一个手指的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抗凝
抗凝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
血液的凝固是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血酶,凝血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任何一种可以抑制或者干扰上述因素的药物,都可以抑制血液凝固的整个途径达到凝血的目的
常用抗凝剂
EDTA盐(EDTA-Na2,EDTA-K2,EDTA-K3)
是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相对较小的抗凝剂
稀释与计数
在进行血细胞检验计数时,直接用血液计数是困难的。
镜检
用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分析仪
血样的质量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
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凝血块,血细胞分析仪时,微凝血块可能阻塞仪器。
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对检验指标会造成严重影响
血常规检查步骤与各项指标(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