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
物理模型与中学物理教学的研究
题目类型
囗理论研究√囗应用研究囗设计开发囗其他
命题来源
囗教师命题√囗学生自主命题囗教师科研课题
拟完成时间
2013年4月1日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不少于300字)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运动的学科,由于物理学的特殊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解答一般的物理的习题还是不成问题的,但这样就把学生教条化,在遇到实际的物理现象时候,学生可能力不从心,不知道如何下手。物理模型是物理规律和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在中学物理,中学生所学习的每一条物理原理、定理或定律都与一定的物理模型相联系。解决每个物理问题的过程,都选用物理模型。熟练使用模型方法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物理素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物理模型及其科学方法的正确有效建立及其思维方法的掌握,直接关系到中午物理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成败。因此,物理模型的研究对于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理论层面上,虽然有关物理建模的研究较多,但因研究不同,整体研究物理模型教学的不多,通过研究全面的中学物理模型教学理论,能够帮助整体把握物理模型教学。实践层面上,重视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探讨了这一新模式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流程,并给出了教学案例供参考。物理模型使物理问题简单化,从而帮助中学生更容易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
,扩展中学生物理学习的深度和宽度,进而更好地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设计)提纲,不少于500字)
:近几年高考改革总趋势是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试题内容大多源于生产生活实际,面对这一类原始物理问题,学生最头痛的就是不知道如何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于是就只能是乱套公式,因此抽象出合适的物理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现今的教育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能力,而我国现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对模型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忽略,这就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物理模型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模型建立的,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实践能力,因此物理教学中应提高对模型教学的重视。物理模型既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重要学习内容。物理模型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力。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当前物理模型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又对现有物理模型教学理论进行理论综述,运用了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两种研究方法,研究整理当前与物理模型教学有关的教学理论,了解中学物理模型教学现状,深入分析模型教学中的模型建立过程以解决学生建模能力弱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有效的中学物理模型教学流程,理论层面上丰富自身物理教育学理论,最后以“探究平抛运动规律”为教学案例,对物理模型教学做好整体的把握。本文希望通过对物理模型教学的整体研究,形成系统的物理模型教学理论。
通过研究,既丰富物理教学理论,又可对物理模型教学进行总体的把握。
(提纲):
(1)物理模型的概念、分类、特性及心理学基础;(2)物理模型的教学过程理论;(3)在不同课型中的物理模型教学,包括物理概念、规律、习题的模型教学;(4)物理模型教学案例:“探究平抛运动规律”教学案例,由此对物理模型教学做好整体的把握。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报道、期刊文献、论文著作,并对之进行提取、整理、归类从而确定了此项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国内传统的物理模型教学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吸收一些成果到物理模型教学中来。
(2)案例分析:结合“探究平抛运动规律”这节给出了具体的物理模型教学过程和方法。
(二)研究手段
以传统文献检索手段为主,辅以网络、数据库等手段,开展资料收集、数据整理等工作。
四、参考文献目录(作者、书名或论文(设计)题目、出版社或刊号、出版年月或出版期号)
参考文献
[1]廖建平,基于原始问题解决的中学物理模型教学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30-45.
[2]彭森,中学物理模型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9,29-36.
[3]Malcolm Wells,David Hestenes,Gregg modeling method for high school physics [J].63(7),1995:606-619
[4]林应国,物理模型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6):149-151.
[5]田世昆,[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43,2
物理模型与中学物理教学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