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0第十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现状概况哈尔滨城区现已形成以沿江一条线,马家沟两岸绿化为主体的“J”字形绿化主体,以公园、游园、街头绿地为点,以道路绿化为线、以居住区绿化、单位绿化为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园林绿化体系。截止2003年底,,%,绿化复盖率27%,,各项绿地指标普遍较低。公共绿地主要分布在沿松花江南岸、马家沟河两岸,现有公园23处。,%;实施绿化的街道有1023条,街道绿地普及率89%;,%;庭院绿化单位1652家,;,%;,零散分布在铁路沿线和城乡接合部,尚未构成体系,在铁路沿线、哈东及哈西化工区缺少防护绿地。二、存在问题l、绿地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没有发挥调解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现状绿地各项指标均低于国家园林城市评选相关标准,距国际绿化先进城市差距更大;生态敏感区两侧控制宽度窄(如:马家沟、何家沟、铁路等),绿地公共性差,未能较好地将城乡内外绿地之间连接起来,没有发挥生态廊道和栖息地的作用,满足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2、城乡分隔,绿地结构不合理,综合效益水平低。绿地种植结构不科学,绿地绿量少,生态效益水平低;对绿地经济价值认识不够,制约着生态经济体系的建立。3、绿地生态景观特色不突出,文化涵量较低。4、物质、技术保障系统亟待建立。绿化苗木严重短缺;城区内拓展绿地的难度较大;科研、技术、管理人才队伍有待加强。5、管理法规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地方性有关绿化的法规制度有待健全,部门间协作协调机制有待加强。三、规划策略1、从城乡一体化这一大环境生态绿地系统统盘进行研究。2、绿地布局规划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统盘考虑。建成区工业“退二还三”,外迁后原用地应优先考虑置换为公共绿地。3、绿地布局规划与旧区改造、城市综合整治统盘考虑。同时要继续结合城市综合整治,实施拆违还绿、拆墙透绿、搬迁补绿。4、通过对哈尔滨市绿地与生态环境影响机理进行分析,针对城市主要污染问题(热场分布与热岛效应、沙尘、噪声、静风、逆温层现象等),选择相应的绿地布置模式。·依据城区风向特征,建立南引北挡的总体绿化布局体系,让城市西南部起到向城区输送氧气的“氧气库”的作用,在西北部起到阻挡寒冷的西北风和外来沙尘入侵的作用。·在城市上风向规划楔形绿地和供氧生态廊道,将郊区清新的空气输入城区。重点利用水系、铁路、高压走廊,同时在生态廊道重要节点规划大面积绿地,提供补养功能。·规划绿廊分隔城区,组团内部按点、线、面规划生态绿地,利用热岛效应形成空气环流,促进污染物扩散和降低热岛温度,缓解静风时空气污染物不宜扩散和热岛现象。5、城市园林绿地风格应以乡土树种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形成乔、灌、草及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复层绿化体系,并体现“中西合璧,现代与传统交融”的国际化、生态化、现代化和整体性、大手笔、粗犷、质朴的北方寒地风格。四、规划布局按照以“一江、两河、三沟、四湖”为依托构筑生态框架,绿地系统规划采用“环状-楔形放射-格网”组合布局模式,构建形成“三环、三纵、四横、十六园、八片”的绿地布局结构体系:“三环”:即

10第十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1.24 MB
  • 时间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