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题库详解
选择题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1879)年。
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野食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布鲁纳)。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室(教学内容)。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室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1903)年。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桑代克)。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廖世承)。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而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因此,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学习的主体因素,指(学生)。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
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大致时间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
填空题
1、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但只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2、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等四个时期。
3、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敢于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4、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
5、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的语文阅读方面存在困难,我们可以应用(智力测验)、(阅读测验)或者于此有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等各种形式的测查手段,来找出困难的症结。
6、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包括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语教师心理)三个方面。
7、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专著于1913~1914年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
8、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9、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10、教学环境中,物质环境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空间布置)等。
11、(合作性)研究室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12、80年代以后,随着(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加之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人们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
13、教育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14、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15、(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
16、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17、学生可以从群体差异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其中包括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
18、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它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19、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2、3 重点题库详解
一、选择题
1、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2、如果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那么他的年龄是(7~11岁)。
3、按照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不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能力是(行走能力)。
4、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5、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6、(初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7、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具体运算阶段)。
8、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好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
9、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1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11、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11、12岁~~14、15岁)。
12、狼孩现象主要是由(后天)因素造成的。
13、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