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浙江潮》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浙江潮》教学设计教材简析: “际天而来”、“吞天沃日”,这该有多么雄伟、气势磅礴啊,这就是被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潮”。课文带领学生走近浙江潮,感受那磅礴的气势,通过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美观书写本课生字6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好古文的读法。 3、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通过古今文字的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通过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古今文字的对比,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增强语感和对祖国语言的由衷热爱。教学难点: Δ※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理清作者的思路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能说说第一次读古文的感觉吗? ?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第一,认真读课文,先把课文的大概意思读明白;第二,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顺。时间暂定五分钟。(生合作学习。教师很认真地逐组巡视辅导。)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评价,纠错) :课文读通顺了吗?谁来试一下?(评价) ,学生跟读,把握古文的韵律读法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来感受浙江潮的伟大。从哪里能看出浙江潮是伟观呢?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形:仅如银线等色:玉城雪岭等声:如雷霆势:震撼激射 :远——近——气势—诗歌评价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学生练读,指读。(古筝曲) ,说说为什么称浙江潮为“天下之伟观也”?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 :将你感受到的浙江潮读出来,注意读出气势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律。四、拓展运用 ,老师又给你带来一篇。出示《钱塘江大潮》,请你读读,感受一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说感受。五、课堂小结: 虽然本课只有短短四句话,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浙江潮,感受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把你的感受朗读出来吧! 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古文描写的浙江潮,简洁、传神。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现代散文板书课题:观潮看看两者有哪些不同? 二、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些生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学生进行交流,纠正读音 2、指名朗读本课生字新词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4、学生质疑三、学习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2、学习潮来前课文1—3自然段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点拨学生理解“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大潮来时的景象。进而理解课题《观潮》即观天下奇观。找出写大潮来之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读

《浙江潮》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rry201208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