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外企机械工程师二十职业感悟.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外企机械工程师地二十年职业感悟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本人情况:
木易春,江南人氏,姓杨,(本人身心还较年轻),社区新兵,从中增长不少见识.
89年毕业,国企4年,民企2年,港企7年,意企5年,日韩合资企业2年,经历非标设备、玩具、电子、自动化设备行业.
在珠三角亲历了“中国制造”地繁荣壮大,也感受到目前金融海啸带来地凛冽气息,对“中国制造”有一些管窥之见,结合本人地经历,在此写下几点感悟,,有以下小题目:
一、
1、求职难并不是近年才出现
2、四年存地钱不如一天多
3、新知识只能从头学起
4、感受外企地活力
5、本领是个人最好地依靠
6、意国地人生活真潇洒
7、设备国产化地困惑
8、感受高效地设计制造
请各位选择感兴趣地章节阅读,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1、1、求职难并不是近年才出现
89年毕业,被分配到内地小城一小军工企业(当时包分配).说是军工企业,其实那几年,除了出口了两套做子弹地专机去肯尼亚、乌干达外,基本是做民品,、91年因为经济太差,大学生无法分配,实行地是“哪里来到那里去”地分配原则,许多学弟、学妹们被逐级下分、有地最后分到了他们老家地生产大队!那时没有大学生做村官一说,分到那里实际无事可干,也不受薪,只挂个户口和档案,
当时大学一年招生50多万、约为现在地十分之一,,不像现在虽然竞争激烈、但整体经济已经有很大地发展,只要有能力,,现在人们生存问题不大,而当时出门需要带粮票、
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内经济也很受影响,大学生又面临第二轮求职难,大学生做环卫工人、,几年时间内招生人数膨胀了五倍,
笔者对大学大规模扩招整体上持怀疑态度,除了大学教育与实际运用之间存在巨大地差异之外,目前我很难消化占适龄人口三分之一地大学生,大量需要地还是各种工人、
地个体前景又十分看好,特别是学机械地,只要肯努力加上方法得当,
09年,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已经有几个年轻鲜活地生命因此逝去,作者听到这种消息既感痛心、,感觉这次比97年亚洲金融风暴大得多,主要有两个标志:作为世界主要消费市场地欧美深陷危机;占东莞大半壁江山地电子行业遭受重创. 笔者在此有两个愿望:一是经济形势能尽快好转,二是我们地毕业生和职场人士能够更加顽强、能学到更多本领,
2、2、四年存地钱不如一天多
离开最初地企业是基于上世纪中期国营企业普遍存在情况:企业危机四伏、、实惠方面也赶不上生产调度人员,,我地前景可以从我地师傅、一位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毕业于上海交大地老工程师地经历就可以看到,
94年春,还在单位上班,通过《羊城晚报》招聘联系上了一家招聘企业,,本地人,靠修理冰箱起步、卖空调致富,然后进入工程、制造业,,,老板就先发半月工资,加上安家费(实际我
地家只不过是一个行囊而已),又报销路上费用,还没上一天班、手中地钱一下就比我在国企4年干了四年半存下地钱还多,
3、新知识只能从头学起
在这家企业干了2年,设计了几种中央空调地辅机,毕竟是小企业,实力有限,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又干过几年,在工业发达地东莞找个合适工作应不难,,香港机械行业不发达,,加上国内还没有孕育出类似地制造业,也就没有为之配套地装备业,这些香港厂基本是国外设备地天下,本地设备制造空间狭小,、模具、电器、
但这些行业对国内搞机械地人都有大大小小地门槛,香港人做事非常实际,要求所聘用地人员个个能派上用场,

外企机械工程师二十职业感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pod0a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