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观后感
“9·3”阅兵观后感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新华社记者郝薇薇)9月3日,中国首次抗战胜利日阅兵将在天安门城楼前举行。这座标记新中国起点的古老建筑,将与五大洲49国领导人或其代表、10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及17国方队或代表队一道,见证共和国历史上最具国际性的正义检阅。外宾参与人数最多,首次外国军队参阅——这将是一场沟通中之声的盛典。
这场盛典,是中忆的共鸣。
愈是深远的历史,愈能磨亮不能忘却的记忆。在7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上,我们缅怀“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民族英雄,亦致敬柯棣华、魏特琳等型关大捷,亦不忘中国与同盟国携手开拓的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我们纪念中华民族在最黑暗、最绝望时刻的不屈不挠,亦铭记不同肤色的人们在正义、自由、人道旗帜下的同仇敌忾。
中国抗战,既是全民族的团结奋斗,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胜利日阅兵,既是对民族精神的激发,对民族复兴梦想的激励,也是中国在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寻求与世界更紧密联系的一次努力。
这场盛典,是中大势的共振。
抗战纪念活动的标识之上,5只和平鸽飞翔于长城之巅。这象征着,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二战对西方而言是6年,而对中国来说,欧战开端之时,中国全面抗战已进行两年有余,东北三省沦陷已近8年。一寸山河一寸血,胜利来之不易,中与发展的历史大潮,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百废待兴走向全面复兴的伟大转折。中阳光的温暖、和平雨露的滋润。
“在动荡不定的当今世界,惟有历史能使我们面对生活而不感到胆颤心惊。”当下,战后和平秩序有被动摇的危险,一些冒险主义者欲把世界拖回过去的纷争老路。此时此刻,一场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的阅兵典礼正逢其时。这是对世界和平之心的再呼唤,是对世界和平力量的
“9·3”阅兵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