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
学情分析:
学生们读着课文,欣赏着葡萄沟的美景,“品尝”着酸甜可口的葡萄、葡萄干,一定会向往葡萄沟,对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充满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抓住第一、二段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朗读、感悟葡萄沟的葡萄最甜美,维吾尔族的老乡最热情。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尤其是葡萄,让学生感受当地的丰富物产。在朗读理解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知道葡萄沟在什么地方,朗读重点句子感悟葡萄沟的葡萄最甜美。
教学难点:
体会葡萄的枝叶茂盛、果实五光十色。
教学方式:谈话、分组合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猜谜语。
“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这是什么?(葡萄)
2、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书课题:葡萄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解决生字。
三、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现在老师想带着你们去葡萄沟参观,有兴趣吗?首先你得告诉我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啊?
2、出示地图、新疆、吐鲁番
3、读句子“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四、图片演示,学习第一段。
1、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葡萄沟,你想知道这里有些什么样的水果吗?
2、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吐鲁番出产哪些水果,用“——”画出来。
3、图片演示水果的种类。
4、填一填,读一读。
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 ),七八月有( )、( )、( ),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 )成熟了。
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两句话?(喜爱)
5、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五、激趣导游,学习第二段。
(一)学习第一句,认识“梯”字。
1、现在我们来看看葡萄沟的葡萄都种在什么地方。
2、引读、齐读句子“葡萄都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2、出示图片、梯田,学习生字“梯”。
猜字谜:弟弟站在木头边。
(二)学习第二、三句。
1、我们已经来到葡萄园了,请你仔细瞧瞧葡萄的枝叶和葡萄的果实长得怎么样了。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画一画:
用“——”画出描写葡萄枝叶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葡萄果实的句子。
(2)读一读:
在小组内有感情地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3)说一说:
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3、品读句子:“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1)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枝叶茂密,像凉棚。)
(2)课件展示,说说
优质课《葡萄沟》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