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前言
第2部分案例篇
第3部分原理篇
第4部分实施篇
第5部分应用篇
教学目录
一、ERP的形成与发展
二、ERP原理
三、ERP的基本概念
四、ERP系统的主要模块
第3部分原理篇
一、ERP的形成与发展
1、20世纪60年代制造业为了打破“发出订单,然后催办”的计划管理方式,设置了安全库存量,为需求与提前期提供缓冲。20世纪70年代,企业的管理者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真正的需要是有效的订单交货日期,产生了对物料清单的管理与利用,形成了物料需求计划——MRP。
2、20世纪80年代,企业的管理者们又认识到制造业要有一个集成的计划,以解决阻碍生产的各种问题,而不是以库存来弥补,或缓冲时间去补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要以生产与库存控制的集成方法来解决问题,于是MRP-II即制造资源计划产生了。
一、ERP的形成与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信息处理量不断加大,企业资源管理的复杂化也不断加大,这要求信息的处理有更高的效率,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以上系统,而只能依靠计算机系统来实现,信息的集成度要求扩大到企业的整个资源的利用、管理,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管理理论与计算机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
基本MRP
ERP
MRPⅡ
闭环MRP
1-1 基本MRP
库存订货点理论
当物料供应到货时,物料的消耗刚好到安全库存量。这种控制模型必须确定两个参数:订货点、订货量。
物料消耗速度
时间
库存量
订货提前期
安全库存量
订货点
最大库存量
1-1 基本MRP
物料需求计划理论
该思想提出物料的订货量是根据需求来确定的,这种需求应考虑产品的结构,即产品结构中物料的需求量是相关的。“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数量”
园珠笔
笔芯
笔筒
笔油墨
笔芯头
笔芯杆
笔帽
1-1 基本MRP
基本MRP逻辑流程
缺陷:因为信息是单向的,所以利用基本MRP原理制订的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往往容易造成不可行。
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产品结构信息
物品库存信息
物料采购计划
安排加工计划
1-2 闭环MRP
闭环MRP流程:
物料需求计划
(MRP)
主生产计划
(MPS)
生产规划
需求信息
产能负荷分析
(RCCP)
能力需求计划
(CRP)
作业计划与控制
(采购、车间加工)
投入与产出控制
(I/O)
可行
可行
必要时修改
修改
修改
Y
N
Y
N
调整能力数据
1-2 闭环MRP
闭环MRP的特点:
1、主生产计划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与市场需求;
2、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的运行伴随着能力与负荷的运行,从而保证计划是可靠的;
3、采购与生产加工的作业计划与执行是物流的加工变化过程,同时又是控制能力的投入与产出过程;
4、能力的执行情况最终反馈到计划制订层,整个过程是能力的不断执行与调整的过程。
缺陷:闭环MRP的运行过程主要是物流的过程(也有部分信息流),缺乏对企业资金流通过程的控制。
1-3 MRP-II(制造资源计划)
1977年9月,由美国著名生产管理专家奥列弗·怀特(Oliver W·Wight)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称为MRP-II。
MRP-II是对制造业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的一整套方法。它是一个围绕企业的基本经营目标,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对企业制造的各种资源进行统一的计划和控制,使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流动畅通的动态反馈系统。
ERP实施与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