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PPT美在理解美在知音中国古代诗歌与社会交往.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知音”的佳话
1、万世师表孔子的故事
据《史记》记载,孔子三十五岁时在齐国第一次听到《韶》乐,便心醉神迷,由衷感叹“尽善也,尽美也”,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
2、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3、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
用屈原的话说,知音就是“两美必合”。
孔子是圣人,只有圣人才能听懂美妙的韶乐。
钟子期每天出入于大自然的怀抱,只有他才能听懂俞伯牙的高山流水之音。
鲍叔牙与管仲有着共同的兼善天下的理想追求,所以他们患难与共、成为生死不相背弃的朋友。
可见,知音一定是双向选择。
也就是说,作为知音的双方,都应该具备道德美、人才美、性格美。
一、知音的道德标准——
仁爱、善良、忠诚、坚贞
杜甫(712—770)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自比稷与契。
……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吏三别”
人民性、反战思想、爱国主义
《中国兄弟连》
什么是兄弟?兄弟就是同祖、同根、同呼吸、共命运。
兄弟就是在家庭、社会、民族危难发生之际,每一个人都会挺身而出,不分党派、不论贵贱,精诚团结、同仇敌忾,就像《诗经·秦风·无衣》所歌唱的那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为了捍卫属于我们自己的每一寸土地,为了维护祖国与个人的尊严,兄弟们精诚团结,同仇敌忾,哪怕洒尽最后一滴血,也可以说是: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工部员外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还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怀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PPT美在理解美在知音中国古代诗歌与社会交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95 KB
  • 时间2019-01-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