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考核说明
《国际企业管理》是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72学时,4学分。
一、考核对象
本考核大纲适用于开放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员。
二、考核方式
1、课程实践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该门课程期末终结性考试。(成绩未达到60分或要求重做者,在该门课程期末终结性考试前允许重做一次。)
2、课程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以平时作业为主,占课程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80%。
三、考试形式、题型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考试题型:名词;选择;判断;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四、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国际企业管理》文字教材范围之内。按照重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期末考试命题的覆盖面理应尽可能广一些,但要突出课程学习重点。
3、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10%左右,一般掌握30%左右,重点掌握60%左右。
4、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
五、各章重点(了解层次的要求即教学大纲的要求与范围,下面为掌握、重点掌握两个层次的要求与范围)
第一章总论
重点名词:
国际经济一体化;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企业经营国际化;国际企业;全球战略
掌握
1. 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
2. 当代世界经济基本特征
3. 当代国际贸易新的特点
4. 国际化经营的特点
5. 企业国际化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特点
6. 国际企业类型和经营方式
7. 现代国际企业共同特征
重点掌握
1、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2、认识国际企业在母国经济和东道国经济中的影响。
第二章国际企业的基本理论
重点名词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掌握
1. 运用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模型,说明资本跨衡带来的影响。
2. 垄断优势理论列出的市场不完全的四种类型
3. 为什么说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产权的占有
4. 寡占反应现象的成因
5. 为什么说知识产品市场不完全是决定内部化的主要因素
6. 界定跨国公司的各种标准的含义
7. 追求增长最大化的厂商对外扩张经历了三个阶段
8.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特点
重点掌握
1. 当改变资源总量吸收时程,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出现的情况
2. 根据国际投资周期理论,试述对外直接投资四个阶段的特征。
3. 试述广义和狭义两种跨国公司定义。
4. 试述威尔斯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分析。
5、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优势
第三章国际企业的经营环境
重点名词
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本国化
掌握
1. 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国际企业经营所面对的环境有哪些?主要内容
3. 国际企业海外经营对自然环境的研究应包括的内容
4. 罗斯托所说的经济发
工商管理专业国际企业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