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打击官僚主义”心得
今天我们学关于深入开展“打击官僚主义运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我根据“打击官僚主义”运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员工修身准则36条》来谈一下我感受。
集团在董事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员工团结一致、上下一心、努力拼搏、忘我工作,公司2013年销售额突破千亿元,但站在千亿级企业平台及国际化、现代化的特大型企业的高度审视公司现状,在个别部门、个别人身上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不良作风,主要表现在:
1、推诿扯皮;
2、不负责任;
3、浮夸空谈、不做实事;
4、办事效率极其低下,不解决问题;
5、长期经常不按时完成工作;
6、服务意识、品牌意识极其淡薄,影响公司品牌和利益;
7、其他官僚主义行为。
这些不良作风增加成本、降低效率、削弱企业竞争力,也极大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氛围,是阻碍公司发展的巨大障碍。
官僚主义其实是官僚制(bureaucracy)的产物。官僚制又称科层制,在这种体制下,组织被分成很多层级与职位,每个成员都被“塞”到一个层级、一个职位,他们的职责是听从上级指示,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做事。因为规则和程序是既定的,所以组织成员没有太多灵活
处置的权力,也不能有太多自己的想法。一个组织采用官僚制,目的是使上层的意图能够比较准确地传导到基层并得以实现,这对于中央集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官僚制下严格的规则和程序,本意是使成员排除个人因素等多种干扰,以提高效率,并杜绝假公济私。但是,事物往往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官僚制下的规则和程序,本来是用来限制官员的,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提高效率,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但它们有时会被官员利用来推脱自己的责任,变成损害效率的因素,组织的最终目标也在其中消失。官员们很熟悉上级的要求以及自己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但多数群众并不了解,他们就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瞒下”;在层级制下,上级要通过他们了解下情,于是他们又可以“欺上”;他们可以将每个程序都做到,但并不做得很好,形成一套应付式的做法,这就会使组织的目标不能每次都实现,而他们因为是按程序做事,可以推脱掉自己的责任,于是,程序从限制他们变成保护他们;他们有时还会虚报。
官僚主义的实质是高高在上,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主观臆断,专横跋扈,造成决策与实际不符,组织涣散,人心混乱,使企业多走弯路甚至倒闭。其主要表现和危害是:
一、对市场规律不了解,凭个人意志盲目决策,面对市场变幻延误时机。供求关系是市场规律的核心。作为生产经营型企业,扮演着供应者和需求者的双重角色,更应该全面了解供应与需求两大市场。了解需求市场是为了把握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增强企业的生命力;以产销平衡控制生产规模,减
少积压,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对供方市场的了解是为了掌握原材料价格,以满足生产、降低采购成本为标准,广开供应渠道,最大限度的限制采购资金占用。这是企业获取效益的基本途径。官僚主义不注重细致的市场调研,仅凭个人好恶与“想当然”决策办事,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盲目航行摇摆不定,没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在机遇面前一错再错,在竞争中一败再败,难以顺利到达成功彼岸。
二、对企业内部情况不掌握,管理措施办法与实际脱节,管理体制运转不畅。企业管理的目的是获取最大效益。其核心是对经营管理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系列措施与方法。
学习“打击官僚主义”运动的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