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是人体多种重要器官的集中区
组织发生来自多层胚叶——类型多,生物学特性各异,易侵犯邻近器官(早期)
牙源性和涎腺源性为口腔颌面部特有
口腔肿瘤以良性多见
良性肿瘤以牙源性和上皮性多见
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多见
概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命名:
发生部位+组织学来源+生物学特性
“临界瘤”
有些肿瘤虽为良性肿瘤但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和恶变倾向,临床上称为“交界性肿瘤”。例如成釉细胞瘤、多形性腺瘤、乳头状瘤等。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概论
临床表现与诊断
早期发现,正确诊断是根治恶性肿瘤的关键。在解决肿瘤的诊断时,首先要区别肿瘤或非肿瘤疾病(如炎症、寄生虫、畸形或组织增生所引起的肿块);其次,要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质。
概论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发病年龄任何年龄癌-老年,肉瘤-青中年
生长速度慢快
生长方式膨胀性浸润性
周围关系包膜、界限清、侵犯破坏、界限不清
移动、不侵犯活动受限
转移无有
症状无疼痛、麻木、头痛、
出血、面瘫
机体无影响有影响
复发切除后一般不复发一般容易复发
组织学结构无异型性有异型性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病史采集:重点应查询出现症状的时间,确切的部位,生长速度。
临床检查:望诊:了解其形态、生长部位、大小以及有无功能障碍。
触诊:了解其边界、质地、活动度、以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当怀疑是恶性肿瘤时,应常规对颈部淋巴结进行触诊检查。
概论
概论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x线主要了解骨组织肿瘤的性质以及软组织肿瘤对骨组织的侵犯程度。
超声体层检查:对口腔颌面部囊性肿瘤和软组织肿瘤能较准确地提示有无肿块及其大小。
穿刺和细胞学检查:适用于肿块扪诊有波动感或深部软而界限欠清的肿块。
活组织检查:这是目前比较准确可靠的,也是结论性的诊断方法。
治疗原则
良性肿瘤:外科手术为主
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生长部位、分化程度、发展速度、临床分期、患者的机体状况等,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手术方法:适用于良性肿瘤,或用放射线及化疗不能治愈的恶性肿瘤。手术中应严格遵守“无瘤”操作。
放射治疗:对放疗敏感的肿瘤有恶性淋巴瘤、浆细胞肉瘤、未分化癌、尤文肉瘤。对放疗中度敏感的肿瘤主要是鳞癌及基底细胞癌。
化学药物治疗:对于中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化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4. 生物治疗:以调动机体本身的抗癌功能来达到临床治愈目的。从广义来说,生物治疗包括免疫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基因治疗等。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5. 综合序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倾向于综合治疗。因人而异地制定出一个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软组织囊肿
皮脂腺囊肿:主要指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中央有一小色素点。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由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的囊肿。皮样囊肿好发于口底和颏下区,由皮肤和皮肤附件构成。表皮样囊肿好发于眼睑、额、鼻、眶外侧、耳下等部位。囊壁中无皮肤附件者,则为表皮样囊肿
口腔颌面部囊肿
工学口腔肿瘤及老年口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