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一、有关“公民”的命题
(1)公民如何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
(2)公民可以怎样实现“上情下达”?有什么意义?
(3)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应怎样做得更好?
一、有关“公民”的命题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怎么办)
要素:有序参与+权利义务+三原则+党的领导
一、有关“公民”的命题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怎么办)
①公民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义务;
③坚持三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④具体途径,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⑤坚持党的领导
一、有关“公民”的命题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依据(为什么)
要素:国体+人民民主特点+政治权利+意义
一、有关“公民”的命题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依据(为什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公民享有政治性权利和自由,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③有利于增强主人翁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期间,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等11家网站发起“我向总理说句话”的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开设了“钱包那些事”、“教育那些事”、“办事少跑腿”、“大政国策我来说”、“我的政府如何建”等十大类建言领域。活动共接收网民留言18万条,有建议,也有批评,其中1503条优质建言被报送至国务院有关领导和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此次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的依据。
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开展此次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尊重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有利于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和言论自由。开展此次建言征集活动,使群众有机会批评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政府完善自身工作。
③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参与民主决策。开展此次建言征集活动,有利于政府决策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材料: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治理雾霾,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为此各级政府应该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严控“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效率”产业增长;要出台保护大气环境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大大气污染的防治;要强化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公民应积极为政府献计献策;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还应完善多元化的大气环境监督体制。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治理雾霾过程中,公民应如何作为?
答案: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公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应积极参与相关部门治理雾霾的工作,要自觉主动维护国家利益。③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电话、信函、邮件等方式向有关部门提出治理雾霾的建议和意见,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④依法行使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推进改善环境,还要敢于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⑤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参与,积极参与到治理雾霾的过程中去。
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