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八礼的演讲稿
篇一:八礼四仪演讲稿
《学八礼四仪做文明少年》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八礼四仪做文明少年》。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做子女的,年少时就应当学会尊敬师长,亲爱同学,学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节。
从今年一年级入学开始,学校就推行“八礼四仪”规范,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八礼指的是哪八礼呢?
八礼就是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今天我主要和同学们一起谈谈“餐饮之礼”。
首先请大家看几张图片,看看那些做的是对的,那些做的是错的。(放幻灯片)
很好,我们大家都能辨别出对错,餐饮之礼就是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1、饭前洗手,饭后洗手、擦嘴;
2、就餐要先请长辈入座,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3、吃饭时不大声说话,不要嘴里含着食物说话;
4、吃饭不发出大的咀嚼声音,不在吃饭时剔牙;
5、夹菜时不在盘子里挑拣;
6、爱惜粮食,不挑食,不乱倒剩饭剩菜;
7、保持餐桌地面整洁,在学校用餐主动整理归放餐具; 而我觉得,除此之外,就餐时还应当讲究“专心饮食”。就是说在吃饭的时候不做其他的事情,古人所说的“食不言”也是这个道理!不专心吃饭是就餐中的坏习惯,对此我深有体会。
幼儿园的时候,每次吃饭,我总是不专心,看看这里望望那里,听听老师谈话,转身和旁边小朋友说说话等等,以至于每次我吃饭都是后几名,老师和妈妈总批评我,有一次老师将一顶圣诞老人的帽子戴在我头上,帽檐压低到眼睛,只能低头看到自己的饭碗,那次我吃饭全班第二名。
同学们,你们还在看着电视吃饭吗?还在吃饭时东张西望吗?还在吃饭时侃侃而谈吗?希望我们大家以后吃饭都专心一点,养成良好的“餐饮之礼”,这样才能让我们在吃饭时“胃口大开”哦!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餐饮之礼”的童谣吧。
小朋友,懂礼貌,吃饭喝水讲门道。
之前洗手忘不了,文明有序从不吵。
安安静静做做好,节约粮食记得牢。
肚子只须七分饱,光盘行动齐号召。
谢谢!
篇二:中学生文明礼仪演讲稿
[文明礼仪演讲稿]
题目:文明礼仪在我心中
姓名: 郑程程
班级:陂西中学九年级二班
日期:XX-5-10
文明礼仪在我心中
“礼仪”这个词语大家都不会陌生。在日常生活中,老师经常告戒我们要懂礼仪,讲礼貌,但是大家对礼仪又真的了解多少呢?那就先让我为大家解释一下“礼仪”这个词吧。简单的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
文明礼仪,小处讲,关乎个人的脸面,大处说,关乎社会风貌乃至国家形象。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我们明礼仪、知荣辱,不仅是传统,也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那么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我们就必须讲礼仪,有着高素质才能跨进新世纪的门槛,成为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公民。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有“礼”才能走天下!不错,要干大事,就必须先学好礼仪。罗曼罗兰也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正在接受着知识教育,更应该知书达理、举止文明、谈吐得体,提高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样才能学好知识,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合格中学生,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像普列汉若夫所说的“道德的基础并不是对个人的幸福的追求,煞是整体的幸福,即对部落、民族、阶级、人类的幸福的追求。”
一个有高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福。即使你再怎么不出众,但是你那处处为人民着想,毫无怨恨、纯真的神情,足以让人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这个人。在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进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钱给他,他就会在心中默默的为你祝福。在一个已经失去勇气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许只要给他一个对生活充满快乐的微笑,说一句激励他的话,那么就会令他充满对生的希望。在这一瞬间,你的面容也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经意间发生的事,足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礼仪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个很小很小的动作。
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有一个人叫陆晓惠,他才华横溢,博闻强识,为人恭谨亲切,曾在好几个郡王的手下当过长史。当时长史位高权重,有时可以代行郡王之职。但陆晓惠从来不把自己看得很高,对前来拜见他的官员,不管职位高低,他都以礼相待。如果客人离开,他还会站起身亲自将对方送到门外。一个幕僚看到这种情况,很是难以理解,就对他说:“长史官居高位,不管对谁都彬彬有礼,实在有失身份。”陆晓惠听了笑着说:“要让所有的人都尊
中学生八礼的演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