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分类讲练(二).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教学
内容
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分类讲练(二):
5、一词领全诗型
6、语言炼字型
7、鉴赏人物形象型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鉴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
难点:把鉴赏方法综合运用于具体的诗歌中
教学
目标
1、对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有总体、系统的认识
2、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上鉴赏方法、技巧




课前检查与交流
作业完成情况:
沟通与交流:





五、一词领全诗型(与语言炼字型相似)
【设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
步骤1: 分析该词对诗的结构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步骤2:结合诗的内容进一步详细分析该词的达到的表达效果
步骤3:分析该词在表达主旨、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步骤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步骤2)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步骤3)写景句句叩住“夜”字,写情句句不离“归”字,从而景真情切地写出了远出的归客在深夜赶路和即将回到温暖的家的感受,读来亲切动人。
【实战演练】
阅读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按要求回答问题。
水槛①遣心二首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②。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水槛:指成都草堂水亭之槛。②赊:远。
(1)这首诗的颈联“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深受后人称颂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有天然之妙”。其中哪两个字分别是句中的“诗眼”?请结合全诗赏析。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炼字型
这类题目考查较多,是常考题型,要多加注意。这类题目通常有四个考查方向:品味关键词语(含义及表达作用);理解诗句的含义、色彩、情味和效果;品评某一字词的艺术表达效果;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设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设问变体】
,诗人说“X”而不说“X”,有什么表达效果?(或对诗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或哪两个)?并作简要分析。
,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
?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题步骤】
古人作诗,讲究一字传神,这类题目要求品味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因此,不能就字论字,而应回到原诗中,结合诗歌的意境、题旨和诗人表达的情感来进行分析。
步骤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
步骤2: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
步骤3

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分类讲练(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97 KB
  • 时间201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