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
说课设计
说课老师:赵本福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三维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目标
4、教学重点、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
第二个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第一个层次——探究用字母和含有字母
的式子表示数及数量间的关系。
1、计算年龄
2、摆三角形
第二个层次——尝试用字母和含有字母
的式子表示数。
第三个层次——故事引出含有字母的乘
法算式的简写方法。
第三个环节——全课小结
第四个环节——巩固应用
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
四、说板书设计
说课提纲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说“儿歌”情境,在学生感受到说不完的时候,领悟到用字母表示数方便、简洁,渗透符号化思想;接着通过“算年龄”和“摆三角形”情境,学习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及数量间的关系,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作用,并渗透函数思想;然后引导学生会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编写儿歌等。这样编写,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
深层层推进的意图与特点。
学情分析
从学情分析,一方面,学生对字母
表示数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如:已学过英语26个字母,了解扑克牌
中字母所表示的数,学过用字母表示有
关运算定律,等等。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学关系和数量,因
此,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是一个难点,
需要大量的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感性材料,
让学生体验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从中体
会它的优越性,促使学生建立用字母表示数
的观念,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说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精神和实际教学内
容,确定本课时三维教学目标是: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
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
关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2、经历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
的探究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
越性,培养符号化思想,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
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学习数
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
过程,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
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从具体问题情境抽象概括出用字母表示
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说教法、学法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你怎样去教,也许比你
教什么更为重要。“为此,我在教法运用和学法指
导上努力做到四个“注重”:一是注重创设具体问
题情境,既提供丰富感性材料,又有利于激发求知
欲;二是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会从具体事例
中逐步进行抽象概括;三是注重在交流讨论时让学
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四是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
手段与数学课堂的整合。所有这些,将具体体现在
教学过程之中,因此不作详述。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
应该是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
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
担。”本课伊始,从学生喜欢的情境出发,将
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有
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用字母表示变
化数较简炼的感受,激起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
数的必要性。)
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
第二个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第一个层次——探究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及数量间的关系。
包含两个知识点:
一个知识点是计算年龄——列出含有字母的加、减法式子。
本知识点教学,以熟悉的年龄问题切入,贴近生活实际,探究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及数量间的关系,渗透函数思想;同时,使学生懂得用字母表示数时取值要符合生活实际。
另一个知识点是摆三角形——列出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
本知识点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再一次探究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及数量间的关系,同时,有机渗透函数思想,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第二个层次——尝试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这一层次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会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儿歌中的数量,再次体会字母的作用。
第二个层次——尝试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这一层次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会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儿歌中的数量,再次体会字母的作用。
第三个层次——故事引出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方法。
这一层次,运用故事形式,有机地将简写知识融入其中,意在寓教于乐;同时,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以达到及时反馈、巩固,从而避免混淆,有效化解难点,正确进行简写。
具体分三个层次:
第三个环节——全课小结
设计理念:此环节通过生生互动、师生
互动,经历一次再学习、再巩固的过程。
第四个环节——巩固应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