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种演化
法国人的人种可能是欧洲最复杂的,即便排除掉其他肤色的移民,法国本身也拥有几乎所有类型的欧洲人,了解了法国人种,就能对欧洲的种族特点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而剖析法国人种的演化,能够涉及到整个欧洲的种族演化进程。因此个人希望这篇小小的文章能够最大限度的向国人展示清楚欧洲人那看似混乱的种族和民族特征。
首先先罗列一些本文要用到的基础知识,供不谙此道的朋友辨识。
白种人:并不是皮肤白就是白种人,白种人的决定性特点是由骨骼决定的,像皮肤头发之类都是可以随环境改变的外在特点而且不容易跟随尸骨保存,研究价值相对较低。白种人与黄种人和黑种人区别的特征一般是椭圆形的头骨,较发达的眉弓以及相对较弱的颧骨。
头颅指数:一个重要人种学概念,指头颅最大左右径与最大前后径之比再乘一百。一般认为80以上为短头型或叫圆头型,75到80为中头型而75以下为长头型。中国人大约短头型与中头型各半,我本人居住在山东内陆,头颅指数大概90到一百,算是蒙古人种中略带北亚类型特点而本质又不失为东亚类型的体质(我所见过的所有姓赵的人貌似都是这种脑袋)。
北欧人种:诺迪克(nordic)类型或者大西洋波罗地类型,属于欧罗巴人种中的一个类型(小人种)。这也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金发碧眼白种人,虽然今天该人种中浅色头发的比例已经降到了一半左右,但大家潜意识里仍把金发碧眼作为其标志性特征。从骨骼来说,该小人种各个亚型多为长头型或者中头型(中头型可能是长头型与阿尔卑斯类型混合产生的),有台状眉弓且眼框很低,额头宽阔平坦,颧骨很弱,鼻梁较高,就身材而言理论上是极为高大强壮的(实际视营养条件而定)。有时候混有乌拉尔蒙古人种血统的白海波罗地海类型白种人往往也被归为“北欧人种”,与诺迪克类型相似但面部较柔和。
阿尔卑斯人种:常与“中欧人种”(此概念非严谨概念,属口头性质)混淆,经常被认为是北欧型与地中海型混合产生的,而事实上该种类型或者相似类型在小人种分化之初就已产生,因而其由来可能有多种起源。阿尔卑斯类型的头颅一般为短头型,内部多样性极大,可分为几个差别显著的亚型,无论骨骼和色素深浅都介于北欧型与地中海型之间。阿尔卑斯人种因其分布极为广泛往往也被认为是标准的欧洲人。
地中海人种:以分布在地中海沿岸而得名,肤色暗白(即略微显棕色),骨骼较为细长,头骨有很多纤细型,通常眼眶略高些,部分鹰钩鼻、颧骨很弱,标准的地中海类型是长头型,头宽很小,但其他头型在实际统计中也不少见。其族源不同于欧洲其他白种人而与中东人相同,与欧亚人种较早分离。在本文中只讨论其中的北地中海类型。
东欧类型:常被归入阿尔卑斯类型作为一个亚型,但其特征独特且人口众多,因此在此单独列出。该人种在骨骼上因其较为发达的颧骨而显得更接近黄种人,眉弓也较弱,面宽比其他欧洲人种大一些,色素比阿尔卑斯类型
为浅而接近白海波罗地型,头颅多为短头型。前苏联学者认为东欧类型同为克罗马农类型欧洲人的后裔,但分化时间较晚,因此直到今天特征仍不强烈,与无分化白种人更近似。个人认为其某些近似于黄种人的特点与欧亚人种分离的地区在中亚有关。
一战前的欧洲人种分布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北欧型、阿尔卑斯型与地中海型的分布由北到南是逐渐过渡的,其分布规律是根据海岸而不是纬度。
今天法国的人种
今天法国本土白人(包括少数民族)由北欧类型、阿尔卑斯型和地中海型结合而成。北欧型多分布于北部地区,西北沿海多为凯尔特亚型的深色素类型,而东部是中欧亚型(高地型/日耳曼尼亚亚型)。阿尔卑斯型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在中部,东部山区是标准阿尔卑斯型,与瑞士人种相似。西部地区多为色素较深的类型,其特征介于凯尔特亚型与伊比利亚种之间。地中海类型分布于南部沿海,相对而言普罗旺斯的人民与意大利种族特点相似,而郎格多克更近似西班牙人。
就各个大区而言,诺曼底、皮卡迪、加来、阿尔萨斯和法兰西岛的北欧型占绝对优势,布列塔尼、卢瓦尔、中央、勃艮第、弗朗什孔泰、洛林、罗纳和香槟是北欧型与阿尔卑斯型的混杂地区,利姆赞和奥弗涅是较为纯粹的阿尔卑斯型分布区,阿奎丹和普瓦图夏朗德是三种类型混杂地区,而普罗旺斯、朗格多克和科西嘉则是较为纯粹的地中海型分布区。
就人口比例而言,因为统计困难,我只能做大体估计,多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均为:北欧型占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地中海型占百分之十五到二十,阿尔卑斯型占百分之三十到四十。
色素是视觉上最重要的性状。,其分布比较混乱而且难统计,相邻的城市都能差好几个百分数,而且同一个人说不定他以前是金发现在是棕色头发,还有很多很难分清颜色的头发。因此很难具体详细的阐述。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张头发颜色分布图,算是仅有的一张吧。
由图可以看出法国的色素较同纬度国家为深,这有穆斯林移民过多的缘故,众所周知穆斯林是没有金色的
法国人种演化。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