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 电子标签分类
射频识别技术依其采用的频率不同可分为低频系统和高频系统两大类(更详细的分为:
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后面有介绍):
30MHz,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225KHz、
等,基于这些频点的射频识别系统一般都有相应的国际标准。其基本特点是电子标签的成本
较低、标签内保存的数据量较少、阅读距离较短(无源情况,典型阅读距离为 10cm)、电
子标签外形多样(卡状、环状、钮扣状、笔状)、阅读天线方向性不强等。
400MHz,典型的工作频段有:915MHz、2450MHz、
5800MHz 等。高频系统在这些频段上也有众多的国际标准予以支持。高频系统的基本特点是
电子标签及阅读器成本均较高、标签内保存的数据量较大、阅读距离较远(可达几米至十几
米),适应物体高速运动性能好、外形一般为卡状、阅读天线及电子标签天线均有较强的方
向性。
根据读取电子标签数据的技术实现手段,可将其分为广播发射式、倍频式和反射调制
式三大类:
。电子标签必须采用有源方式工作,并实时
将其贮存的标识信息向外广播,阅读器相当于一个只收不发的接收机。这种系统的缺点是电
子标签因须不停地向外发射信息,既费电,又对环境造成电磁污染,而且系统不具备安全保
密性。
。一般情况下,阅读器发出射频查询信号,
电子标签返回的信号载频为阅读器发出射频的倍频。这种工作模式对阅读器接收处理回波信
号提供了便利,但是,对无源电子标签来说,电子标签将接收的阅读器射频能量转换为倍频
回波载频时,其能量转换效率较低,提高转换效率需要较高的微波技巧,这就意味着更高的
电子标签成本。同时这种系统工作须占用两个工作频点,一般较难获得无线电频率管理委员
会的产品应用许可。
。系统工作时,阅读器发出微
波查询(能量)信号,电子标签(无源)将部分接收到的微波查询能量信号整流为直流电供
电子标签内的电路工作,另一部分微波能量信号被电子标签内保存的数据信息调制(ASK)
后反射回阅读器。阅读器接收到反射回的幅度调制信号后,从中解出电子标签所保存的标识
性数据信息。系统工作过程中,阅读器发出微波信号与接收反射回的幅度调制信号是同时进
行的。反射回的信号强度较发射信号要弱得多,因此技术实现上的难点在于同频接收。
根据电子标签内是否装有电池为其供电,又可将其分为有源系统和无源系统及半无源
三大类:
,一般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不足之处是电池的寿命有限
(3~10 年);
有源电子标签又称主动标签,标签的工作电源完全由内部电池供给,同时标签电池的能
量供应也部分地转换为电子标签与阅读器通讯所需的射频能量。
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给电子标签供电它才能工作,虽然它的电能消耗是非常低的,按照
标签获取电能的方式不同,可以把标签分成有源式标签、无源式标签及半无源。
有源式电子标签通过标签自带的内部电池进行供电,它的电能充足,工作可靠性高,信
号传送的距离远。另外,
RFID电子标签分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