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哲学诗词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厦门行>>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红楼梦>>
4、<<已亥杂记>>
5、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石玉昆<<三侠五义>>
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学而>>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雕虫小技,壮夫不为。《》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荀子》
尔无我诈,我无尔虞。《左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六代代》
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庄子》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警世通言》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晋书》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挂羊头,卖狗肉。《晏子春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容斋续笔》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晋书》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左传》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
祸兮福气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西游记》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史记》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卖柑者言》
1、君子以俭德辟难。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1、《〈论语〉十则》中孔子强调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论语〉十则》中论证学与思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陋室铭》中写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出师表》中陈述作
古代经典哲学诗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