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制备
煤是水泥生产过程中高温煅烧熟料的必用燃料。新型干法生产每吨水泥熟制的标准煤耗约在100~140 kg之间,回转窑煅烧以烟煤为主,由于煤资源分布的制约,国内特别是南方许多企业开始使用无烟煤作燃料。
更多资料来源:中国启蒙水泥网
煤的燃烧反应能力与其挥发分含量成正比,碳粒燃烧速率则与颗粒径的平方成反比。煤质不同挥发分电不同,烟煤与无烟煤的差距更大,烟煤一般为20%~30%,无烟煤则低于10%;而煤粉的细度则以粗颗粒需要更长的燃烧时间。因此,要达到足够的燃烧反应能力,煤质和颗粒细度是两个重要条件。粉磨的目的,就是为满足于煤粉燃烧提供其所要求的粒度。
更多资料来源:中国启蒙水泥网
法国CL公司的研究表明分解炉燃烧当取用煤粉粒度为100 µm左右时,其中88µm筛筛余量可随煤的挥发分和分解炉内停留的时问不同而改变。即:相同停留时间下的挥发分愈高,煤粉粒度也可以略粗;相同的煤粉细度,。
格姆兹从气体燃烧的角度,研究了煤粉细度与燃烧时可的关系。认为新鲜空气补充燃烧过程被排走的气体越快,煤粉的燃烧也就愈快。
更多资料来源:中国启蒙水泥网
日本小野田公司根据RsP窑分别对88 µm筛余20%、30%和40%进行的试验结果认为:随着煤粉的颗粒变粗熟料的热耗也随之增大,两者成正比发展,且熟料中的,f-CaO也有所增加;随着挥发分含量的降低,煤粉燃烧速度也相应降低,但窑产量及其温度无明显变化。
更多资料来源:中国启蒙水泥网
上述试验窑型不同,方法也略有差异,但结论都基本相似。即:煤粉的细度因煤质不同而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对燃烧时间构成影响。。
国内生产、设计采用的煤粉细度,通常为80µm筛余8%~10%之间,无烟煤则为<5%,甚至达到2%~3%。
更多资料来源:中国启蒙水泥网
1 2煤质对粉磨过程的影响
1 2 1水分
水分是影响煤粉制备和燃烧的不利因素之一。对于燃烧,是因为煤粉在高温下水分蒸发的同时也被冷却,使其燃烧需要更高的温度,水分愈高,滞后起燃愈严重,颗粒内部产生的蒸气压力还可能导致煤粒爆裂,形成汽化,消耗大量热能;对于粉磨,则由于流动性变差,使其输送、喂料不畅,粉磨更为困难。
因此生产中对煤粉的水分应控制为1%~%。要满足于这一指标,含水15%~40%的煤可采用回转式烘干机烘干后入磨;含水<10%`15%的煤,则可采用烘干磨或者立式磨直接进行烘干粉磨。
更多资料来源:中国启蒙水泥网
易磨性
煤的易磨性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不同产地的煤粉磨功指数分布较宽,实测显示为16~30 kWh/t之间,最大差值可成倍数;
二是难磨特性突出。生料的粉磨功指数一般仅为9~12kWh/t,熟料的功指数普遍也只在20 kWh/t左右。可见,即使功指数为16 kWh/t的较易粉磨的煤,其难磨特性也远高于生料,接近于熟料。
无烟煤由于挥发分含量低,粉磨粒度要求更细,粉磨的难度也就更大。据资料对取自不同产地的两种煤进行相同细度下的粉磨时间对比,试验表明,煤的易磨性随煤种类不同、产地不同、粉磨的细度不同而异。因此,煤粉制备应根据实测结果来选择合理的粉磨工艺,确定相宜的粉磨细度和与之配套的操作控制参数,才具备高效节能粉磨的基本要素。
更多资料来源:中国启蒙水泥网
煤粉的制备按供窑方式可分为直接燃烧系统和间接燃烧系统。直接燃烧系统是将粉磨达到的合格煤粉直接风送入窑。即:煤粉制备与供窑燃烧一步完成;间接燃烧是将粉磨后的煤粉入库贮存,使粉磨和供窑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按粉磨设备的类型可分为球磨机粉磨和立式磨制备系统。风扫磨是国内制备煤粉应用最普遍的球磨设备,风扫磨借助气力提升输送煤粉,为减小通风阻力磨机大多短而粗长径比一般<2,立式磨虽然也属风扫磨性质,但粉磨原理不同,如第四节所述的一系列优点,使其在煤粉制备中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设备。
更多资料来源:中国启蒙水泥网
按粉磨系统的风机配置数量和功能,国内习惯称之为单风机系统或双风机系统。通常单风机是指煤粉制备或煤粉入窑供风同用1台风机;双风机则分别用作磨机循环风机和收尘器后排风机。在独立的粉磨系统中,单一双风机仅指磨机循环风机和收尘器后排风机而言。
间接燃烧的煤粉制备系统,虽然要增加贮仓或风机,并可能会增大能耗,但是对粉磨和燃烧两个独立系统都具有操作控制的独立性和灵活陛。因此生产中大多倾向于窑、磨分开在新型干法生产中,这种系统甚为普遍。
更多资料来源:中国启蒙水泥网
HRM立式煤磨系统
立式煤磨基于以下特点而普遍用于大中型生产线的煤粉制备系统。
(1)、无烟煤、次烟煤、褐
煤粉制备培训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