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经典名段(背诵红字体部分)
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豪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故猛虎之犹豫,不如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孟贲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此言贵能行之也。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访察之!”
第2讲 64幅无字图通解
《易经》
一、绪论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周易•系辞上》
《易经》包括64卦,每一卦讲述一个故事。每个故事有一个概括故事梗概的题目,被称为卦名。每个故事都包含六个段落的情节描述,每个段落被称为一爻,每个段落的情节描述被称为爻辞。根据“阳”(—)与“阴”(- -)的古文字联系,本书认定《易经》既是一本通过观察日月光影变化并抽象为事物阴阳变化的故事书,又是一本通过阐述64个故事以解释人类行为前后因果关系的哲学著作。
《周易》真有这么神奇吗?
旧时江湖上卖卜的术士,常常高悬“文王神卦”的奇播,招徕一群群求问吉凶祸福的人们;至今仍存留一些老宅,门楣上尚可发现类似蜘蛛网状的八卦图案,以为驱邪纳福之用。《周易》真有这么神奇吗?
《周易》果真如此精奥吗?
前代的圣贤名哲,从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开始,到汉魏六朝的孟喜、焦赣、京房、司马迁、班固、马融、郑玄、刘表、虞翻、王弼、阮籍,唐宋的孔颖达、李鼎祚、司马光、欧阳修、苏轼、邵雍、周敦颐、程颐、朱熹、杨万里,以及元明清以降的胡一桂、来知德、黄道周、李光地、陈梦雷、惠栋、张惠言、焦循等人,都孜孜不倦地探研易理,各有重要创获。
历代朝廷以科举取士,均将《周易》冠于群经之首,士子学人遂视《周易》为必读之教科书。
累积至今,诸家撰成传世的《周易》著述较群经为最多,易学终亦成为一项精微奇妙的专门学问。
《周易》果真如此精奥吗?
孔子晚年喜欢易经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於易则彬彬矣。”
——《史记》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
《周易》难读吗?
朱熹曾经说过:“《周易》难读,它说一物并非真是一物,它是用卦象来喻示人生道理。”
翻开《周易》,读者看到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八卦、六十四卦符号,以及晦涩艰深的卦辞、爻辞,初览之下,未免如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
无怪乎像朱子这样的大学问家在注解《周易》时也留下不少“阙疑”、“未详”之处。
《周易》确实这样难读吗?
《易经》为何至今依旧活泼?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经典都是当代典。“因为,当生活的发展逐渐需要时,死历史就会复活,过去史就会变成现在的。
现在被我们视为编年史的大部分历史,现在对我们沉默不语的文献,将依次被新生活的光辉所照耀,将重新开口说话。
历史经常重演,人情世故经常重现,经典需要重读!
大学语文 第2讲 64幅无字图通解《易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