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分)某校学生观察到一甘蔗林中除有作物甘蔗外,还长有茅草,并有食草昆虫、田鼠等生物活动,他们决定以此为对象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图甲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根据图甲,在图乙中用字母和箭头,补充完成能量流动模型图(补充必要的箭头,方框内填写字母)。
(2)该甘蔗地中,相互之间具有竞争关系的自养生物是____________,要调查地里田鼠的数量,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研究中发现,及时中耕锄掉茅草,甘蔗生长良好,否则茅草生长旺盛。关于上述现象的产生,有同学设想是茅草的根部分泌物抑制了甘蔗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探究甘蔗与茅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一、材料用具:茅草幼苗、甘蔗幼苗、完全培养液(含有植物生命活动所需各种元素)、实验容器等。
二、方法步骤:
①将茅草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②选取____________幼苗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株。
③A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B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A、B两组甘蔗幼苗的生长情况。
(4)如果同学们要得出“茅草的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甘蔗苗生长”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分)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以形式进行循环。
(2)若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可表示为。若杂食性动物的食物中草占1/3,则其体重增加30kg,需消耗草 kg(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3)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基础是。
7.(10分)下面是有关生态系统的系列知识,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一中A、B、C、D、E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箭头代表碳循环过程,但是缺少了必需的某种成分。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如果生态系统中缺少它们,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其中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_(填字母)。
(2)图二为另一生态系统中的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情况,若大量捕杀甲,则丙的数量在较长时间内的变化过程是。
(3)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见图三)。a~e段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______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_____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______。
(4)调查田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应采用_________
生物与环境专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