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母亲的恩情》文包诗”教学例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母亲的恩情》“文包诗”教学例谈
《母亲的恩情》“包诗”教学例谈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

苏教版小语教材针对古诗教学难点,创生出一种新型的教材形式“包诗”,即以通俗易懂的字解说古诗的历、背景、内涵等,在叙述中呈现古诗,诗包含其中,是的一部分。一直以,设计“包诗”型的教学,我们习惯于将阅读理解的重心落在古诗上,以期尽早觅到借学诗的捷径。

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包诗”《母亲的恩情》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古诗虽是“包诗”的重点,但它毕竟不是的全部,教学不能重诗轻,而是既要读,又要诵诗,“”“诗”应水乳般交融地阅读,教学中力避割裂,诗与的对应要自然适度。
《母亲的恩情》一中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具体描述了古诗《游子吟》的背景和内容,有对母亲关爱子女的记叙,也有子女感悟母亲思情后的抒情。教学中我这样处理本——
板块一:整体把握主旨
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阅读全作答:
《游子吟》的作者叫( ),是( )朝的一位诗人。这首诗是他在( )岁那年写成的,表现了诗人永远铭记着( )。
板块二:确定初步自读方向
诗人永远铭记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恩情呢?让我们走近诗人去探寻!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想想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
板块三:关键句反复诵读品味
先后出示:
,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
,你可要早点儿回呀!

通过圈画、诵读、看图、描述等多种方法,在诗人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里走几个回,让诗句的学习无痕地融于中。眼看“灯下缝衣”图片,品味句“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脱口吟出“临行密密缝”,观“村外送行”图,读“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情不自禁地吟:“意恐迟迟归!”
板块四:回归整体感悟真谛
学生在初步解读第一、二自然段后,带着问题“母亲的恩情在哪里?母亲的恩情是什么?”再次自读这两段体会母爱无私的真谛。
“包诗”集资料性、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是学生训练想象力、增强语感、提高理解表达能力的绝好凭借。教学《母亲的恩情》,我先后安排了这样几项训练:
训练一:观察人物外貌,学习规范表达
师: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啊?让我们借助图片仔细观察她。(中第一幅图片)
生:这位母亲的头发有的黑,有的白。
师:母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这花白的头发是她为子女操心的标志呀!
生:这位母亲脸上有很多皱纹。
师:皱纹本是岁月的足迹,可对于这位实际年龄并不算大的母亲说,分明是为儿女操心的结果!
生:这位母亲的腰弓着,眼睛眯起了。
师:母亲白天劳作,晚上还要就着油灯微弱的光亮为儿子缝衣,太辛苦啦!过度的劳累使她背驼了,眼花了。(生读诗)
这是一项集观察、说话、理解、感悟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学生不仅受到语言表达要规范的训练,而且对人物的观察变得更加细致。
训练二:想象符号内涵

《母亲的恩情》文包诗”教学例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01-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