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的知识点
知识点的结构:
地球
自转
自转方向:经纬网、北极上空、南极上空(规律:从0度经线到东经,东经的时间来的比西经早;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A、B相对的方位:经线代表的方向、纬线代表的方向
周期的类型:太阳日(24小时)、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与昼夜现象区分好
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与区时区分好,地方时的计算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南半球、赤道
公转
周期的类型:太阳年(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恒星年(365天6时9分)
方向:自西向东;速度:近、远日点和二分日、二至日的特点及区别
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其变化的影响
公转的地理意义
(产生现象的原因)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回归运动的关系,晨昏线、与地方时的关系。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
四季的更替:表现、各纬度的区别
绕转中心轨道面方向速度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地轴赤道面自西向东(侧视) 线速度、角速度…………..
地球公转太阳黄道面北逆南顺(俯视) 近日点、远日点…………….
地球自转——中心、方向、速度、——地球公转
↓↓
地轴倾斜(方向不变) 公转轨道面
↓(水平)
赤道面↓
↓∣
—————黄赤交角(会变)——————
↓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回归年、二分二至…
↓
(昼长、夜长、直射点)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直射点、纬度、季节)
↓↓
——————————————
↓
四季五带:昼(夜)长、直射、极昼(夜)、纬度
地球的自转
定义:地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旋转。
角度不同的自转:极点俯视:北逆南顺;跨0度经线:自转从西经到东经;跨180度经线:从东经到西经。
极点判断自转方向的记忆方法;
从南极上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记忆方法:左手代表南半球,右手代表北半球,双手作握拳状,从上往下看,手上的向中心的漩涡则为各半球的自转方向。如下:
左手(顺时针) 右手(逆时针)
自转的周期:
昼夜更替的周期: 一个太阳日(24小时)定义:以太阳为参照物,太阳两次经过中午的时间间隔。
自转的真正周期: 一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定义: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考系是地球自转360度的周期。
自转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
除了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相等为15°/h,极点的角速度为0;;线速度由赤道到南北两侧递减,赤道的线速度为1670km/h,其他纬度的线速度=(40000kmcosA)/24,极点的线速度为0。(纬度60度的纬线的线速度等于赤道的一半)
经纬网:
同一个经线圈,纬度差一度,经线线段差111km,经线圈的长度都相同为40000km,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半圆弧垂直纬线,任何一个经线圈将地球平分成两个部分,越往东,经线值越大的是东经,值越小的是西经。
纬度是纬线圈上的一点与球心连线与纬线圈所在平面的夹角。赤道的纬度为0度,位于赤道北方的为北纬,位于赤道南方的为南纬。纬线相互平行,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只有赤道平分地球,由赤道向南北两侧缩小,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现象:只要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物体,有
地球地运动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