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江源区金盛煤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
白山市江源区金盛煤矿
二0一0年七月二日
矿井基本情况:
1、采矿权人名称:白山市江源区金盛煤矿;开采矿种:煤;经济类型:私营;主管部门:江源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采矿许可证号》C2200002009051120016767,有效期,肆年零贰月,自2009年5月至2013年7月;法定代表人:谭凤奎。
2、白山市江源区金盛煤矿于1998年5月建井,1998年9月投入生产,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t/年,,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开拓方式为双斜井及立井综合开拓方式,采煤方法为水平巷柱式,,年工业总产值1500万元,从业人数110人。
3、采矿权产品方案为原煤,。产值为1500万元,按当地市场煤炭平均售价300元/t(含税:增值税、国地税、资源补偿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税、环保税。%)确定销售价格:
即:不含税销售价=300-300×%=
年销售收入=×=
开发方案利用完成情况
资源情况
(1)、开采区域、开采技术条件
江源区金盛煤矿矿床赋存于长白山山脉龙岗支脉的西南部,四周围绕深谷盆地,由石灰岩、砂岩、火成岩及砂砾岩等构成的低山悬崖地形、谷坡陡峭,大部基岩裸露,V形谷甚为发育,井田平均走向长
1300m,倾向宽144m。本井井口标高为+875m,开采区域地表标高位于+985~+825m,当地侵蚀基准标高760m,而矿体开采最高标高位于+650m;开采最深标高为+460m,开采垂深175~525m左右,采区位于山坡上远离水体。故河流对矿井无补给条件。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汤河距矿区北西12km处流过,该区是有多年开采历史的复采区,前期开采证明对现有矿井生产没有产生对矿区影响的涌水因素。
①、煤层赋存条件
本井田含煤地层为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现将含煤地层岩性简述如下:
山西组:由黑色泥岩、粉砂岩、铝土质泥岩、浅灰色细~粗砂岩及煤层组成。岩性中常含菱铁矿结核和黄铁矿结核。底部为灰~深灰色中~粗粒砂岩。本组厚度40~50m,含煤3个层,由上至下分别为1、2、3层煤,其中仅1、2号煤层为全区发育主要可采层,3层煤为局部发育不可采薄煤层。
现将开采煤层特征叙述如下:
一层煤:结构简单,赋存较稳定,大部可采。井田平均走向长1300m,倾向宽144m;由1-2个分煤层组成,最大埋深670~700m,最小埋深0~10m,赋存标高+850m~+50m,。含1~3层夹石,夹石岩性为炭质页岩,~,。老顶为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厚度5~12m。底板岩性为黑灰色页岩及粉砂岩,含大量植物化石,厚度2~3m。与二层煤层间距为2~4m。
二层煤:结构简单,赋存较稳定,全区可采,井田平均走向长
1300m,倾向宽144m。由2-3个分煤层组成,最大埋深670~700m,最小埋深0~10m,赋存标高+850m~+50m,。含1~2层夹石,夹石岩性为黑色页岩,~,。顶板即为一层煤底板。二层煤底板即为三号煤层顶板,为灰褐色中~粗粒砂岩,泥质胶结,有时为黑灰色泥质粉砂岩,~,一般为3-5m,是二号煤层与三号煤层之间的对比标志层。
三层煤:结构复杂,赋存不稳定,。底板为灰白色或灰褐色厚层状中~粗粒砂岩,向深部变为薄层状细砂岩及粉砂岩,厚度一般为8-10m,较稳定,为本煤系辅助对比标志层。
②、井田地质构造
矿区总体构造形态为一东西向,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50°~90°,一般在65°左右。本次重新核实区内地层倾角为65°~80°,一般在75°左右,属于急倾斜区。
本井田构造中等复杂,井田内除见有F1、F3、f1三条中型逆掩断层外,未发现岩浆岩侵入现象。其中:F1号断层走向NE,向南倾斜,断距62m。F3号断层走向EW,向南倾斜,断距64m。f1号断层走向NW,向南倾斜,断距12m。根据多年的开采和原松树镇煤矿二井开采对以上断层控制比较严密,对开采影响不大。矿区总体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复杂类型。
③、煤质特征
本区煤的颜色为黑色,似金属光泽,条痕为黑色、黑褐色,硬度1-3度,以块状为主,粉状次之,质脆易碎。,
3,-,属高变质阶段。破碎后呈碎片状—粉粒状,煤质好—较好。
本区可采煤层均按采样规程要求进行了采样化验工作,共采煤样2个,由白山市能源利用监测站2006
白山市江源区金盛煤矿开采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