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松鼠会:为什么我们依旧纠结.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为什么我们依旧纠结
原文来源:科学松鼠会网站,作者歪歪,2011年1月29日发表在“生物”版块。根据需要略有删减。
 
 
 
吃饭时,我们会犹豫该选这盘五花肉,还是那份水煮鱼,各种配菜也要自己选择搭配,还挺麻烦。上学时,面对众多的公共课,选哪门,不选哪门又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快毕业了,跟师兄师姐们聊天,留下继续做研究,去公司工作,还是出国深造,似乎又是一个纠结。对的,这就是现在网络上使用率最高的词语之一,纠结。
似乎世界上永远有不断让人在一个问题上纠结下去的理由。我喜欢这个味道的洗发水,可是那个牌子的更便宜一些;这种颜色的衣服很适合我的肤色,可是条纹的图案会不会显得我太胖了;甚至有的时候,有人还要发愁,这个男孩子很会逗女孩子开心,可是那个男孩子对我更加体贴照顾,到底要选哪一个。
做出选择是一个心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循环Yes或No的过程。还记得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最初设计的那个校花评选的小软件吗?他只要把所有女生的照片输入数据库,让每一个用户在屏幕上出现的两个女生之间选择更漂亮的一个,不断的在A还是B之间选择,最终就会得出我们想要的答案。当然,实际生活中的选择比这个考虑的复杂的多,但是当最终的决定拍案时,那可能是已经经过了潜意识中无数个比对之后,才得出的结果。 
做决定的过程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我们之所以难做决定,是因为某些比对的过程碰触了我们心中的某些准则或价值。而问题就在于,我们需要把这些可选择的选项按照他们吸引我们的顺序做一个排列,同时还要考虑进去这些不可碰触的准则。有时,即便排列出了首选选项,还要考虑如果目的不能达到是否还有候补。这种复杂的分析过程已经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
1973年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教授Walter Kaufmann第一次给了对做决定的恐惧一个名字,叫做选择恐惧症—Decidophobia。他形容这些人为“缺少勇气或意志去从复杂多面的事情中寻找真理”。他们可能更愿意把做决定的权利移交给自己的另一半,或家长或更权威的人士。但是现实中的很多选择并不涉及真理或是谬论,而仅仅是个人的喜好,比如选择某种食物,选择某件衣服之类。那么,简单的选择为什么我们还是不能够决定呢?
简单的划分,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人看到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是爱憎分明的,是选择明确的;而另一种人是过渡的灰色的,没有界限,模棱两可。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若经常出现纠结情绪,也就是所说灰色世界的人,碰到心理学家所谓的“矛盾情感”的机会较多,而那些观点明确的人出现这种矛盾的机会则比较少。总体而言,倾向于自我挣扎的人在其一生各个不同领域做选择时都会相当举棋不定。
一般来说,黑白渐变即灰色思维是成熟的标识,可以使人们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哈尔凡德说,在不可能轻松得出答案的情况下(比如是否要接受一份新工作),爱纠结的人比那些非黑即白思维的人更有可能拖延并避免做出决定。但如果当事人经过仔细考虑还是无法抉择,或许就应听从自己的本能反应行事。比如抛硬币,就是个很好的方式。
研究人员还无法确定为什么某些人的纠结情绪会浓于他人。大脑中主要负责决策产生的部位带状前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眼窝前额皮质(orbitofrontal

松鼠会:为什么我们依旧纠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花世界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