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
[本章要点]职业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内容;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第一节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
。
。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
——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准则,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例题·判断题】当单位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应首先考虑单位利益,然后再考虑社会公众利益。(X)
[答疑编号4020050101:针对该题提问]X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但允许个人和各个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
C. 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准则,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答疑编号4020050102:针对该题提问]ABCD
三、会计职业道德功能
(一)指导功能
(二)评价功能
(三)教化功能
四、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都属于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律制度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两者联系密切。
、协调
会计行为不可能都由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不需要或不宜由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的行为,可通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实现
、相互重叠
会计法律制度中含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同时,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也包含会计法律制度的某些条款。
3.
两者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主要区别
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
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会计职业道德则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机关或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的,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
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其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
会计法律制度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会计职业道德既有国家法律的相应要求,又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
【例题·多选题】以下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答疑编号4020050103:针对该题提问]ABCD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制度二者关系的观点中,正确的有( )。
、相互补充
[答疑编号402005010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所以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不一定违反会计法律制度,例如:消极怠工,懒散。
(三)会计行为的法治与德治(了解)
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一、爱岗敬业
(一)含义——基础
爱岗敬业指的是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
爱岗就是会计
中华会计网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