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油菜冬春田间管理技术意见日期:2011-12-2015:56作者:来源: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点击:1972 下载文件: 今年长江上游地区因10月-12月阴雨天气偏多、气温偏低,油菜渍害较明显。长江中下游油菜苗情整体较好,但因近期气温偏高、雨雪偏少,部分田块蚜虫发生较重;一些早熟品种、播期较早的田块长势偏旺,出现了早薹早花,后期易遭受冻害。根据当前苗情和冬春天气趋势,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研究提出了油菜冬春田间管理技术意见。一、加强测报、及时灭蚜。加强测报,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当油菜田蚜虫株率达到8%时可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60克兑水40-50公斤对油菜叶片背面进行喷雾杀虫。二、清沟降渍、增温保苗。今年长江上游秋冬雨水偏多,油菜根系不发达。该地区3、4月份常发生阴雨天气,将影响根系发育,尤其是稻茬油菜,田间积水严重,容易发生渍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因长势偏旺,中后期易发生倒伏,加重病害的发生,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因此,越冬期间应及时清沟理墒、保持“三沟”畅通,降渍防渍,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将清沟泥土培在畦面油菜根部,抑制杂草生长,增温防冻。旱地油菜,可结合除草进行中耕培土,提高油菜根部土壤温度、控制油菜地上部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寒性、减轻冻害威胁 确保油菜壮苗越冬。三、去薹化控、控旺防冻。对目前已经抽薹,且薹高达到30厘米以上、生长点(花序)暴露在外或已经开花的油菜,应在晴天用刀片去除10-20厘米主薹,消除越冬期冻害威胁,同时可减少主茎的养分消耗,利于低位休眠芽的萌发成分枝,降低因主茎冻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对部分旺长的田块,应选择晴天每亩用80-100ppm的多效唑溶液40-50公斤均匀喷雾,抑制油菜过快生长,增强油菜抗寒性。四、巧施薹肥、防倒增收。春季油菜生长最快的时期,是油菜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应及时追施薹肥,以增加分枝数和花蕾数。薹肥施用要根据苗
油菜冬春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