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边坡破坏模式.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摘自《我国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地质模式》
一般来说边坡变形破坏的地质模式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边坡的基本地质条件,诸如区域地质背景,岩体结构及岩体介质结构特性,岩体的力学特性等,它们是决定边坡变形破坏地质模式的地质基础或物质基础;
2、影响边坡稳定的各种人为动力因素(地下开采、坡脚切层开挖、爆破震动)及天然动力因素(大气降雨及地下水状态的变化、区域构造应力特征);
3、边坡结构形式(顺倾边坡、反倾边坡等);
4、边坡岩体变形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
5、边坡的失稳破坏方式.
应该指出,岩体结构、.
影响边坡穗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但包括边坡岩体的介质结构、边坡结构、岩体结构、区域性地质背景、构造应力特征及构造条件等地质因素,、,但边坡的急剧变形或破坏都与各种人为的、天然的动力因素,,导致地下水状态的变化,减少了滑面的法向应力,降低了岩体的强度,,地下开挖显然有重要的影响,不但扰动破坏了上复岩体,且增加了岩体的渗透性,对边坡的变形破坏起到加速作用对于矿山边坡来说,爆破的动态效应对边坡的稳定亦有重要的影响,不但直接损害了岩体的完整性,且在重复爆破条件下,边坡岩体可能产生疲劳破坏,从而加速边坡破坏的过程.
摘自霍克布朗《岩石边坡工程》
为了使滑动沿单一平面发生,必须满足以下的几何条件:
(约在+-20°的范围之内)。
k7。破坏面必须在边坡面露出,就是说它的倾角必须小于坡面的倾角
C。破坏面的倾角必须大于该面的摩擦角
,它规定了滑动的侧面边界。另
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破坏在穿通边坡的凸出的“鼻部”的破坏平面上发生。
分析二维边坡问题时,通常是考虑与边坡面正交的一个单位厚度的岩片。这就是说,
滑动面的面积可用穿过边坡垂直断面上可见的滑动线长度来代表,而滑动块的体积可用在
垂直断面卜表示该块体图形的面积来代表。
摘自《基于RS理论的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研究》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RS判定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的确定,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对边坡岩体结构类型的确定;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的判定。其主要过程如图4一1所示。

(l)RS预测指标
当前,在我国尚没有统一的岩体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各部门、各行业,根据各自勘察、设计、施工及研究的需要,提出了各自的岩体结构分类,国外也有不少分类方法。本研究是针对边坡地质工程模型研究而进行岩体结构类型的划分,故本文选择了考虑岩体的地质成因及岩体地质特性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谷德振教授的分类方法,将岩体结构分为四大类八亚类。在此标准基础上略作改动,根据边坡工程分析的需要,将第m大类中的第2、3亚类并为一类,即共分为5类,其具体分类标准数据见表4一10所示。在选择了岩体结构类型划标准以后,确定待分类岩体的结构类型。其实质上就是把每一类型的标准视作一个标准样本,然后将待分类的样本的实测值与标准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与哪一标准更接近。因此,岩体结构类型划分是属于模式识别问题。当前,迅速发展的RS模型己在其它领域的模式识别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本文把RS理论引入边坡稳定性研究领域,尝试把RS理论用于岩体结构类型划分。
(2)RS预测模型
根据RS理论要求,要进行模式判别,首先要确定判别对象的条件属性和决策属性。在岩体结构类型论域中的对象根据条件属性的不同,被划分到具有不同决策属性的决策类。对于岩体结构而言,决策层有5个属性(见表4一11)。条件属性有5个,其特征和RS表示方法分别见表4~12。于是便可得到岩体结构类型标准的RS预测模型,见表4一13,然后,根据样本中各条件的属性,建立实例的粗糙集模型。
(3)实例应用
根据文献[l3]提供的实例(见表4一14),用上述方法建立的岩体结构RS预测模型见表4一15,具体步骤如下:
策表简化以上建立了岩体结构类型RS判别模型。但要进行RS判别,
还须对决策表中的条件属性进行简化,鉴别出那些不必要的或者说是多余的条件属性。去除这些不影响原来的分类效果的属性过程,这就是求条件属性的约简和核,一个决策表可能同时存在几个约简,这些

边坡破坏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k5235
  • 文件大小823 KB
  • 时间2019-01-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