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语文背诵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20-02
毛泽东指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现在不少学生的作文词汇贫乏,错字连篇,文句不通,文不尽意。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下苦功夫”。苦功夫下在什么地方?主要应该下在“诵读”上,可惜现在语文课时很多,课外每天至少要花1 个小时,但真正花在“诵读”上的时间实在太少。例如讲语法,内容不少,老是这个词,那个词;这个短语,那个短语……的分析,也出了许多标准化的题目要求学生判断,可分数还是不高,失误不少。事实上,书读多了,记多了,写多了,不学语法,遣词造句照样通顺,一般都合乎语法。从来没有一个人,在讲话之前,写作之前先考虑一下语法才开口讲话或下笔写文章的。有人说:记忆是学习之母。这话有一定道理。下面谈谈语文背诵的一些方法。
一、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接近和探索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好”与“乐”都是指人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能使学生把学习化作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积极主动乃至探究地开展学忆的效率。根据有关调查,学生对学习科目缺乏兴趣,就会产生
“苦学――厌学――懒学――逃学”的情绪。不妨作这样的类推,对背诵缺乏兴趣,也同样会导致“苦背――厌背――懒背――逃背”现象。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点尤为重要。
二、专心致志
人常说:“一心不能二用。”就是说背书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要像古人读书那样,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而重在心到。这里说的心到,就是说注意力要集中在思索全文的基本思想和琢磨文章中的重点词语上;眼睛要看着前句,顾后句,使语句在眼帘中成线;口要勤读,在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高声朗读,这样背书的效果好,印象深。
三、下定决心
要背诵诗文等知识点,必须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力争背下来。没有决心,随便背诵两下,马马虎虎应付,是无法真正背下东西的。所以下决心很重要。理论和实践证明,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在背诵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阻碍背诵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有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恒心。特别是在背诵一些难度大、分量重、内容多的知识时,更需要下决心坚持到底,不轻言放弃,直到背熟为止。
四、理解文章,分清层次
一篇较长的材料,若整篇整篇地读,然后背,任何人都会感到吃力。同样是读10 遍,通读10 遍与一段段一节节地分读10 遍相比,后者效果要好得多。如背诵《阿房宫赋》,如果不理解文章,而是抓住就背,可能难度比较大,但是理解了文章内容和行
略谈语文背诵的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