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论探索“技能包”的开发与应用
赵明珍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
摘 要: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开发,必须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性原则重新选择课程内容,并将内容重新排序。
本文就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论,对专业“技能包”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讨论和探索。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技能包;行动导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9290(2007)0025-0009-02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旨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在专门构建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职业从业资格的传授,以使学生有能力从容应对那些对职业、对生计以及对社会有意义的行动情境。“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教学应以行动为导向,即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行动的主体,以基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培养学生具有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行动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从而能从容面对新的社会需求。
职业教育的课程到底如何构建?岗位技能究竟如何培养?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我院通过“技能包”的开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初步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技能包”的开发
“技能包”是由电脑“文件包”演变而来。不同的包具有不同的主题(能力方向),一个包可装多项技能。一个专业的“技能包”由“专业基础技能包”和“专业岗位技能包”两部分组成。“专业基础技能包”内的技能项目为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属专业基础技能;“专业岗位技能包”内的技能项目,是针对学生拟就业岗位设立的需进一步在拟就业岗位(毕业实习岗位)上强化训练的技能,属专业岗位技能。
为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我院各专业结合自身特点,认真组织调查研究,并与用人企业共同商讨,分析各就业岗位的关键能力,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为主线,将各门课程的实用技能加以筛选、分类、综合,构建了各专业的“技能包”。以畜牧兽医专业为例,我们构建了含14项专业基础技能的“专业基础技能包”和含6个就业岗位群的“专业岗位技能包”,(如“养猪岗位技能包”、“养牛岗位技能包”、“养羊岗位技能包”、“养禽岗位技能包”、“兽医卫生检疫技能包”和“宠物门诊技能包”)。“专业岗位技能包”内的技能项目依据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确定,每项技能由项目知识点、技能点、考核点、培训方法和训练场地等构成。
二、“技能包”的应用
1.“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我们将“技能包”内技能项目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具体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利用学校的教学设施,开展各项技能的训练。“专业基础技能”主要通过实验实习、教学实习、综合实践及专项技能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如“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养技术”、“病原性细菌的常规检查”等。“专业岗位技能”主要通过“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如养猪技术、养牛技术、宠物疾病诊疗技术等)和专业综合实践进行教学。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结合学院提出的“
基于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理论探索“技能包” 的开发与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