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很小,心很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随行感悟
2011年11月14日上午,迎着中国北方深秋的寒意,萧山区小学德育分管干部培训班成员一行39人,在区进修学校张庭生书记,培训处丁吾钢主任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附小的校园,很普通
由于学校处于市中心,我们的大巴车无法直达校门口,要抵达学校,必先步行穿过一条小径。虽已深秋,但小径两旁的树荫依然浓郁,有些树木一看便知是上了年纪的,这些古木为学校平添了几分厚实的文化底蕴。来到校门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几个大字也不如一般名校的校名那样在阳光下金光闪闪,而是半掩映在爬山虎的绿叶中,稍显幽深。进入校门,几块展板竖立在门口,展板内容无非就是三字经,优秀学生展示,学生互动展示,很是常见。放眼前望,一所学校就一栋四层的楼房,不像萧山很多学校那样,有教学楼、行政楼、体艺楼等各种楼群之分。楼房是北方特有的砖房,有一部分砖头还是裸露在外面的,只是在上面涂了一层红色的涂料,加上木门木窗,倒也古朴雅致。从教室的窗口微微向里探头,每个教室里的学生座位都是横八竖八,整整六十四人,黑压压的一片人头,加上微微浑浊的空气,在这样的环境里教育学习,不会有压抑感吗?每个教室的门口都有一块班牌,是对班级情况的简单介绍,当建大附小的老师向我们介绍说:“班牌里的插卡是可以活动的,便于更换。”我们随行的一位老师很有优越感地说:“这种班牌,我们学校五年前就开始使用了。”的确,他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我们这群所谓的学校德育引领者的眼中,显得太平淡无奇了。这么小的舞台,他们学校的师生能在上面尽情地舞之蹈之吗?
但短短两个小时之后,随着我们在校园里的耳闻目睹,我们初入校园时的想法便被彻底颠覆了,原来,建大附小是那样的出色。因为参观时间有限,在此也只能浮光掠影,简单介绍,希望能管中窥豹。
附小的学生,很能干
教师参观
养成教育,稳扎稳打,夯实。“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建大附小从细处着手,每个年级都制定了养成目标和实施措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学校聘请了眼科医生对学生进行用眼习惯和眼保健操姿势的指导;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设立了层层考核制度,评选
“阅读小博士”,为学生的阅读指向明亮那方;为了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学校还申报了西安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在教学楼四楼走廊的一角,开放式地放着一架钢琴,那是为爱琴的学生专门准备的,钢琴保管员也只是一名学生,试问:这架钢琴如果放在一般的学校里,还能这么长时间地安安稳稳,毫发无损吗?附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一斑。
素质教育,遍地开花,精彩。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各类兴趣小组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的合唱团、军鼓队、舞蹈队、三棋队、航模队,多次参加区级、省级乃至全国性比赛,捧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奖杯。他们的三棋队参加比赛,包揽了市里的前八名;他们的合唱队,在非典期间还坚持训练,现在在省里也是小有名气,被特邀到陕西音乐厅参加演出;他们的航模队,更是因为在全国比赛中的优异表现,受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亲自接见……
附小的教师,很给力
教师成就学校,教师成
舞台很小 心很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