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主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0年1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9]267号
 
根据国家计委《一九八九年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定修订计划》(计综合[1989]30号文附件十)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委GB50298-1999,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9年11月10日
第1章总则
第2章术语
第3章一般规定
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
风景资源评价
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分区、结构与布局
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
第4章专项规划
保护培育规划
风景游赏规划
典型景观规划
游览设施规划
基础工程规划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分期发展规划
第5章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
第1章总则
、利用、管理、发展的需要,优化风景区用地布局,全面发挥风景区的功能和作用,提高风景区的规划设计水平和规范化程度,特制定本规范。

(20km2以下)、中型风景区(21-100km2)、大型风景区(101-500km2)、特大型风景区(500km2以上)。
、详细规划二个阶段进行。大型而又复杂的风景区,可以增编分区规划和景点规划。一些重点建设地段,也可以增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
,因地制宜地突出本风景区特性。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
,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培育。
,展现风景游览欣赏主体,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风景区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权衡风景区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
、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互协调。
,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第2章术语

也称风景区,海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国家级风景区。
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也称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经相应的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的风景区规划,具有法律权威,必须严格执行。

也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名胜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

指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是风景区构景的基本单元。

指可以引起视觉感受的某种景象,或一定区域内具有特征的景象。

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位。



在风景区规划中,根据景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包含有较多的景物和景点或若干景群,形成相对独立的分区特征。

也称景线。由一连串相关景点所构成的线性风景形态或系列。

在风景区规划中,根据主要功能发展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9
  • 文件大小210 KB
  • 时间2019-01-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