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用菌品牌建设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我县食用菌品牌发展迅速,西峡香菇知名度增强,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食用菌品牌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食用菌品牌建设现状
2004年,“西峡香菇”被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委员会认定为“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2005年,被河南省农业厅评为“河南省食用菌先进基地县”。2008年7月,“西峡香菇”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使西峡香菇成为全国唯一的香菇标准化农业示范区项目。同年,“西峡香菇”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2009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中国香菇之乡”、“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团体”;“西峡香菇”通过三年努力被国家工商局注册为地域商标。2012年10月22日,“西峡香菇”被质检总局认定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2014年元月,西峡香菇被亚洲品牌协会、环球时报、中国经济导报社联合评为“中国生态原产地知名品牌”称号。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的品牌创建任务。“西峡香菇”已成为西峡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同时它还是一个巨大的无形资产,成为西峡经济的形象名片,对扩大香菇出口,增加西峡知名度,促进县域经济,尤其是对西峡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96年以来,西峡县立足于独特的生态优势和自然条件,按照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思路,在全县大力推行“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信息化提升”的香菇生产经营模式,建成了沿鹳河百公里香菇生产标准化长廊,形成了“上接基地、中连市场、下游打造骨干龙头出口企业”的完整产业链,是全国有名的干香菇出口货源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2013年,全县已建成香菇专业乡镇15个、专业村110个、标准化基地173处,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0%以上。年产鲜菇20万吨,产值达20亿元以上。全县建成香菇保鲜库416个,总库容37700吨。全县香菇收购企业、门店1000多家,加工企业100多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50家左右,建立合作社104家,入社农户5000家以上,,农民依靠种植香菇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以上,西峡香菇因其菇形朵形圆整、菇质密、菇肉厚、色泽鲜亮、菌柄粗实、菌褶整齐、口感鲜嫩、爽滑等独特的风格销往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县农村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的致富产业。
二、主要做法
1、政府重视,主体参与,品牌氛围逐渐形成。近年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国内外的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市场竞争就是品牌竞争。在这个背景下,县政府高度重视西峡香菇品牌建设工作,专门建立了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由一名副职领导具体负责创建工作,出台相关优惠激励政策,同时,县里每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对获得各级农产品名牌和著名商标、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基地认定的单位进行奖励。
2、品牌支撑条件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体系健全。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打通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修补完善产业链条,把小产品做成大产业。一是建立专业合作社,培育合作经营龙头。为了提高菇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我们引导香菇种植大户发起成立香菇专业合
香菇品牌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