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点彩游戏
作者
薛芸镇江实验学校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空间混合效果,了解色彩空间混合的原理,并积极运用“色点混合”这种美术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从而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其对美好事物的表现和创造欲望。书中展示了法国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点彩画的主要特征,提高研究点彩画的兴趣。在初步接触和了解点彩后,知道点彩的特点及简单技巧。教材中还列举了不同种类的色点的效果,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运用不同的色点来表现色调,丰富学生的表现力。
色彩的空间混合原理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我通过点彩游戏、名画欣赏、名作临摹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理解和感悟。点彩画中不同点的形状、前后位置的差异、不同的色彩搭配,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当色彩混合后,产生的另一种色并不一定都能被孩子们所接受,故课堂上我有选择地给出一定的色彩范围,如用三原色两两相配,用同一种色系的深浅两种色相配等,使孩子们的画面在有限的课堂练习时间内收到较好的视觉效果,激发其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学生情况: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色彩是最能打动他们心灵的。可以说,色彩也是最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美术语言之一。“点彩”是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又被称为“点彩法”,其主要是利用不同的纯色点和块并列在一起形成色彩混合画面。有了《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学习,他们已经对水粉的特性有了一定的掌握,这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进行点彩创作。但学生用点时容易使点大而散,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用小而密的点来产生色点的空间混合。
教学方式、手段:情境创设法、直观演示法、体验法等。
教师准备:课件、《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和米罗作品的图片、广告画颜料、调色盘、笔洗、抹布、纸等。
学生准备:水粉画颜料、调色盘、毛笔、小水桶、抹布、纸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探究,感知色彩空间混合的视觉效果,了解色彩空间混合的基本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尝试选择合适的色彩,运用恰当的点彩方法进行临摹或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游戏中体验点彩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充分利用色彩和不同的点法创作点彩画。
教学难点:进行空间混合的色彩调配。
教学设计
一、游戏里玩一玩
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玩游戏,请同学们起立,快速走到教室后面。把眼睛眯起来看,你看见了哪些颜色?
(出示一张黄、蓝点范画)
生举手一一回答。(看见黄色的同学举手;看见蓝色的同学举手;看见绿色的同学举手)
师:再一起到前面来,凑近了再来看这幅画,你又看见了什么颜色?
生:看见了黄色和蓝色,没有绿色。
师:可是,为什么刚才有那么多同学看见绿色了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会调色。其实,颜色不一定要在调色盘里调,我们的眼睛也可以完成调色的任务。
师:现在,看老师来画点。(教师用手指来点示范,在红色纸上画黄色点,边示范边讲解)用手指来画点,要点画得小一点、密一点。(准备红色作业纸、黄色颜料,直接画)
师:现在,大家再退远了来看,用眼睛去调色,除了红色和黄色,你还看见了什么颜色?
(
02 点彩游戏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