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系统地识别作业过程潜在的风险和指导作业风险的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作业过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工作。
3 规范性引用/应用文件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令第十二届第13号第四十一条、第五十条
应用文件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5评估要求和方法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评估结果应填写《区域内作业风险评估填报表》,该报表有关项目填写要求如下:
:是电力生产活动中专业作业活动的分类。电力生产所涉及的工种主要有:
如:巡视、运行、检修、切换、试验、后勤、消防、汽车驾驶、焊接等。
:指各专业涉及的工作任务类别。在实际操作中应将各项任务进行同类项合并归类,若从事作业活动相似且可能产生的危害相同可作为一项任务。
:即作业过程按照执行功能进行分解、归类的若干个功能阶段,在分解作业步骤时避免划分过细,以免增加分析的工作量,一般按照完成一个功能单元进行划分。
:执行每一步骤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职业健康、环境的组合条件或行为的具体称谓,作业中经常面临的危害名称可参照《安健环危害因素表》进行定义,表中未涉及的危害一般填写格式为“副词+名词或动名词”。
:分为9大类,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在进行危害辨识时可参照《安健环危害因素表》进行归类,但不要计较是那一类危害。
:对辨识出的危害,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辨识,确定其存在的数量、位置、时间以及相关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即说明在执行同类作业任务时,该危害存在于哪些地方?频率有多少?什么时间会涉及到?该危害的可能重量、强度、长度等如何?该危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指危害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即现存危害可能引起风险的具体结果信息,包括:人身伤残(列明可能的人体伤、残部位)、人身死亡(列明可能的死亡人数)、设备损坏(列明可能损坏的设备或部件)、事故/事件(列明可能的设备和电网事故,包括特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是否中断安全记录等)、健康受损(列明涉及到人员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可能影响)、环境污染/破坏(列明污染/破坏的环境区域和范围)。
:导致风险的原因及对应的类别参照下表。
风险范畴
风险种类
安全
人身
碰撞、坠落、撞击、跌倒、坍塌、触电、火灾、辐射、接触、交通意外、中毒、掩埋、倾覆、窒息、咬伤、淹溺、爆炸、灼烫等
设备
设备损坏、设备停运、设备性能下降。
职业健康
听力受损、视力受损、职业中毒、肺功能障碍、接触性皮肤伤害、职业性慢性病、健康影响事件等。
环境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失衡、工作环境污染等。
、设备及其他信息:即对所评估出的作业风险,确定执行所评估的作业任务涉及的人员数量、作业时间频率、影响的设备等。
:根据确定的风险和风险涉及的人员、设备暴露情况,查找目前已有的控制措施,包括:管理人员风险行为、要求执行巡视检查等的具体规定和现场执行要求;改善设备和控制技术等已经应用的工程技术;防止风险而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和个人防护、安全标识;保证人员意识和技能而开展的常态性的人员学习与教育培训;为降低风险损失而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进行风险等级分析时需考虑三个因素:由于危害造成可能事故的后果;暴露于危害因素的频率;完整的事故顺序和发生后果的可能性。
风险值的计算:
风险值=后果×暴露程度×可能性。风险值代表危害造成风险的具体程度。
作业风险的评估技术实用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