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致敬英雄》心得体会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上,镌刻着八幅汉白玉浮雕,铭刻了我们民族自1840年以来,为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这些雕像一如其他国家城市广场中矗立的雕像,都是这个民族载历史、缅怀英雄、砥砺精神的支柱。一个有精神追求的民族,必然有其精神寄托的偶像,一个有着厚重历史的民族,必然是一个具有高度历史自尊的民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心中的分量非常之重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号召全社会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
2018年4月27日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该法案自5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8年5月,最高法发文,加强红色经典和英雄烈士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依法惩处亵渎英雄烈士形象等违法犯罪行为。
以法律武器守护和捍卫英烈尊严,让英烈精神融入血脉英雄烈士为的带动下,全社会更加重视保护英雄烈士,对英雄烈士予以褒扬、纪念,并加强对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宣传、教育,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向亵渎英烈的行为亮剑,构建保护英烈的全方位体系,让英烈精神世代传承。
新中国成立前,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独立斗争的艰苦岁月,千千万万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的李大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蔡和森……一大批英雄群体涌现,他们身上闪烁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新中国成立后,又有许多英雄为国家和人民牺牲奉献,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得全国人民的岁月静好。抗震抗洪救灾中转移群众,他们肩扛背驮,冲锋在前;安置群众和参与灾后重建,他们不顾艰险,加班加点;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他们英勇无畏,有的不幸遇难;突发爆炸事故中,他们舍生忘死,扑向烈焰……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国人的自信力在《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中、在“八女投江”和“狼牙山五壮士”殉国的背影中,展现得光彩熠熠、气壮山河。这是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历史印证,值得所有中华儿女敬仰传承。
2016年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革命烈士后代和先进人物代表时表示:“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推
《新时代,致敬英雄》观后感心得体会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