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一、《赠从弟》(其二)魏晋●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这两句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2、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赞美了松柏能够挺立风中不倒,经严寒不凋。勉励弟弟要像松柏一样坚贞。4、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一句进行画面描写。那笔直耸立在高山上的青松,傲然面对瑟瑟袭来的山谷寒风。5、画面描写“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严冬季节,冰霜凛凛,青松魏然挺立,毫不动摇。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展开联想想象,描绘首联画面。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2、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像近邻一样。诗句一扫送别诗的伤感,气势豪迈,意境开阔。3、全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既表现了诗人宽阔襟怀,又充满了对朋友真挚的情谊。《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2、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慨时空无限,人生有限,表达了壮志难酬、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四、《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②。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④。[译文] (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每有闲情逸致,就独自到山中游玩。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2、“行到水行处,坐看云起时。”这是倍受人们喜爱的诗句,请分析人们喜欢它的原因。诗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于是索性就地坐下看那悠闲的白云兴起飘游。这两句诗写诗人徜徉在山水之间,写了山水景物,诗中有画,又蕴含诗人愉悦闲适的心情,语言极其自然,可谓语浅而意深;也让人体会到一种深远的人生境界,感悟到人生的哲理。五、《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 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1、一句“弃我去者”,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流逝,一个“留”字又写出心中对那流逝时光的无限怀念 2、本诗抒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曲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