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逾亿元大修后通车才9个月,白沙洲大桥又出现数十个坑洼。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又“旧病复发”了!在耗资逾亿元大修后通车才9个多月,该桥正桥上又出现了数十个坑洼。昨日,车主孙先生反映,近日经过该桥,发现年初铺设的沥青已有多处被轧坏,四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破损坑面。记者昨步行上桥仔细查看,在武昌往汉阳方向的正桥桥面一侧,发现有11处明显坑洼,新铺沥青已破损,有的地段连沥青都没有了,混凝土裸露在外。在桥中主塔附近,两片破坑群触目惊心,破损面积长约10米、宽约6米,共有大小破坑至少50个,最大的一个坑长近2米、宽约50厘米。此外,桥面还有10多块刚刚修补过的沥青“疤痕”。武汉白沙洲大桥总投资11亿元,2000年9月9日通车,然而10年已历经9次修补,人称“崭新的破桥”。对于桥面的破损,专家解释,因沥青与钢桥面膨胀系数不同,粘黏度不强,车行桥面刹车易推动沥青混凝土沿钢梁前移,导致桥面坑洼不平。去年7月6日,该桥全封闭,进行被称作“换脸”的大“手术”,主要是为大桥更换抗碾轧的美国“环氧沥青混凝土”新材料。有关方面称,此新材料已在国内20余座桥梁成功应用,使用寿命可达6年-8年。去年7月,白沙洲大桥大修期间,武汉市领导上桥检查时曾要求,维修后的新桥面“至少要管6年”。去年10月1日,大修后的该桥试通车,今年1月正式通车。然而,正式通车后仅3个月,白沙洲大桥引桥再现破坑。有关人士解释称,可使用6年-8年的,是指铺设在正桥钢箱梁上的进口环氧沥青,引桥等用的是普通沥青,加上赶工期,所以出现了破损。如今,破损蔓延到了正桥,解释不攻自破。人们不禁要问:白沙洲大桥何时走出“破了修、修了破”的怪圈,其症结何在?何日不再成为市民心中之痛?而号称“中国建桥之都”的武汉是否会因之失色? 为赶工期,“土法上马”新技术负责大桥维修的是武汉城诚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解释:桥面坑洼是赶工期所致。他介绍,去年7月至9月进行的白沙洲大桥桥面维修工程,分为两个部分:正桥两个主塔之间的904米桥面更换从美国进口的环氧沥青——一种针对钢箱梁桥面沥青易脱落的特制沥青;正桥其他桥面和引桥更换普通沥青。目前,桥面新铺设环氧沥青的904米桥面尚未出现破损,而铺设普通沥青的桥面仅3个月后即发生破损。普通沥青何以如此脆弱?该负责人介绍,问题出在桥面的防水层。大桥的防水层使用的是一种新型防水卷材,它在国内桥梁的沥青铺设中首次使用。这种卷材需要充分加热后,才能与桥底板混凝土和桥面沥青融为一体。据介绍,白沙洲大桥维修工期应为6个月,但因市内交通压力,为赶在去年国庆节前试通车,工期被压缩为3个月,打折一半。因此施工中,在没有等到混凝土自然干透的情况下,施工方使用了“土办法”:采取高温油炉烘干,这使得沥青黏合强度、硬度都大打折扣。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因送料车碾压和沥青漏洒,大桥的防水层遭到破坏。管理不到位,超载货车恣意碾压“维修中确实存在问题,但管理不到位也是出现破损的重要原因。”该负责人说,白沙洲大桥限重30吨,但大桥却被超载货车频繁碾压。目前大桥平均每月超限30吨以上的车有3000多辆、50吨的有1200多辆、100吨以上的有100余辆,超限最重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为何屡修屡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