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U姚玲玲深静脉穿刺目的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便于输液、输血等抢救治疗。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量。静脉输注低渗、高渗及刺激性溶液(高能营养、化疗药物等)需长期补液及(或)外周静脉条件差的患者。静脉造影或经静脉的介入治疗:如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过滤(血滤)、静脉支架的放置等。肿瘤病人常常是通过中心静脉进行化疗,为了保护外周血管并防止化疗药物的外渗而引起的皮肤坏死。适应证各类休克病人脱水、失血和血容量不足大量输血、换血疗法静脉输血、给药和静脉高能营养心血管及其他大而复杂的手术年龄>70岁行腹部中等以上手术缺乏外周静脉通道或条件不好放置起搏导管禁忌证躁动不安不易配合的患者呼吸急促而不能取平卧位的患者胸膜顶上升的肺气肿患者锁骨或第一肋骨骨折的患者、血气胸患者,避免行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穿刺静脉有血栓形成者严重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应避免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应用解剖学基础-1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呈轻度向上的弓形,长3~4cm,直径1~2cm,由第1肋外缘行至胸锁关节的后方,在此与颈内静脉相汇合形成头臂静脉,其汇合处向外上方开放的角叫静脉角。近胸骨角约右侧,两条头臂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应用解剖学基础-2锁骨下静脉的前上方有锁骨与锁骨下肌;后方则为锁骨下动脉,动、静脉之间由厚约5mm的前斜角肌隔开;下方为第1肋,内后方为胸膜顶。锁骨下静脉下后壁与胸膜仅相距5mm,该静脉的管壁与颈固有筋膜、第1肋骨膜、前斜角肌及锁骨下筋膜鞘等结构相愈着,因而位置恒定,不易发生移位,有利于穿刺。在锁骨近心端,锁骨下静脉有一对静脉瓣,可防止头臂静脉的血液逆流。应用解剖学基础-3左侧较粗的胸导管及右侧较细的淋巴管在靠近颈内静脉的交界处进入锁骨下静脉上缘,右侧头臂静脉在胸骨柄的右缘下行,与跨越胸骨柄后侧的左头臂静脉汇合。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时需注意切勿损伤胸导管,从而引起乳糜胸等严重并发症。应用解剖学基础-4在靠近胸骨角后侧,两侧头臂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锁骨中1/3段矢状切面观,胸膜顶在锁骨下动脉的后下侧及锁骨下静脉的后侧。
锁骨下静脉穿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