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代换》课堂实录与评析执教者: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全国小数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赵震课堂实录整理与点评:嘉定区南翔小学杨梅嘉定区怀少学校费海燕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感知等量关系,初步感悟等量换代的思想方法。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用等量代换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丰富的数学情景中,让学生感受等量代换与古代生活、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感悟等量代换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学会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初步感知“等量代换”课件出示图片T: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S1:猪比狗重。T:还有补充吗?S2:猪比狗重,狗比兔重。S3:猪最重,兔最轻。T:他们没有玩这个游戏,你们怎么知道的?S:从图片中知道T:你会用一道算式表示吗?S:小猪的体重大于小狗的体重大于小兔的体重(师板书:小猪的体重>小狗的体重>小兔的体重)T:同意吗?S集体:同意2、出示图片T:你知道什么?S:一只小猪=2只小狗一只小狗=3只小兔T:我们把这种关系叫“等量”(板书:等量)T:你还能知道什么?S: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小兔的重量T:怎么知道的?S:一只猪的重量等于2只狗的重量,而1只狗的重量等于3只小兔的重量,2只狗就等于6只小兔的重量,1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小兔的重量。T:同学们,刚刚用到的方法,在我们数学上就“等量代换”(板书:代换)。出示课题:等量代换T:“换”是什么意思?S1:一只小狗用3只小兔换S2:一只小狗用3只小兔换,小猪等于6只小兔的重量。故事引入,明确感知等量代换的实际应用1、曹冲称象故事。T:说起等量代换,大家其实并不陌生,而且同学们也对它有了一定了解。距今1700年前就有一个聪明的小朋友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当时连大人也没能解决的问题,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一生简要叙述曹冲称象故事T:小女孩很镇静地把故事娓娓道来,讲得多好。明明要称大象的体重,后来称的什么?S:石头T:他怎么知道石头和大象一样重呢?(一生讲)T:总之,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等量代换)三、动手操作,探究等量代换的基本策略T:回到古代,古代没有货币,是怎么买东西呢?S:以物换物T:听说过吗?1、课件出示图:(1)T:一头牛能换几只羊?(2)学生书写思考过程T:看谁把自己的想法清楚明白地写出来,让我们大家能很容易地就看懂了。怎么想就怎么写,一会儿我们一起进行交流。学生书写思考过程,师巡视学生的写法。(挑选3名学生)(3)反馈:T:这三名同学代表绝大部分同学的意见。S1:1头牛=4头猪2只猪=3只羊先把2头猪换成3只羊,另外2头猪换成3只羊,所以1头牛=6只羊。羊羊羊书写:1头牛=2头猪羊羊羊2头猪T:标准的中文汉字S2:2头猪=3只羊4头猪=6只羊1头牛=6只羊(1头牛刚刚好等于6只羊)T:什么叫“刚刚好”?S2:恰好T:1头牛恰好等于6只羊S3:4÷2=2(个)2×3=6(只)T:2个是什么意思?S3:2个2头猪T:说得多好。2个2头猪就是2个3只羊,2×3=6(只)T:大家很努力地找到了1头牛可以换6只羊。T:现在要回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了。四、灵活应用,巩固等量代换策略1、出示天平图:1000g1000g1000g1000g
等量代换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