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的观后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的观后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的观后感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的观后感范文1 XX年11月18日,由全董建华创办的智库团结香港基金举办中华大讲堂,邀请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金一南教授主讲“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金一南教授细说中国近百年的苦难与辉煌,探索中国如何摆脱衰败,从东亚病夫走到民族复兴。金教授分析,近代中国最大的问题在于人民的国家意识淡薄,极度不团结、一盘散沙。听者动容,令人深省。格物致知,我们不难发现,伟大时代的背后总会有一支巨擎、,英雄也领航着历史前进的风向标. 《大国崛起》显然是命定中国的,那么新世纪中国的这只推手如果有找到的话你准备好了吗? 开启海洋时代的大幕之后,崛起的魔棒先后在9个国家中相继传递,,1840年国门破开之时,日本还没有步入明治维新时代,比肩而启的中日两国,,但其中根本之一要归咎于当时所谓大一统的封建文化:禁海、禁锢人文思想、四书五经等儒学教科书历经百世不更新,世世代代用“之乎者也”的老旧模型造人、造物、造社会,结果导致中国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人文没有进步、科技没有创新、社会没有发展……,被人乐道的康乾盛世说白了也不过是农业盛世,老百姓混得有口饭吃饱而已,好像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中就是以温饱为荣光的.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镜,,而多元的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这个民族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去接纳新思想,学习新文化,,那时时间定格在19世纪. 20世纪,百年沧桑,,新的千年,第三次信息革命风口浪尖中,谁主沉浮?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中国特色之大国崛起!我们拭目以待.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的观后感范文2 以前,从历史课本上知道了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苦难深重的灾难史,内部军阀混战,国土分崩离析,向列强割地赔款,国人任人屠宰。但是,心中一个疑问始终没有解开,为何大多数战役或战斗在人数数倍于敌人的情况下,却一溃千里。如九一八事变时,关东军才一万九千人,东北军十九万,但是三天就丢了沈阳,一周丢了辽宁,两个多月东三省沦陷?七七事变时,日本华北驻屯军我们统计为八千四百人,日本自己统计为五千八百人,而宋哲元一个军十万人,但是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华北就沦陷? 还有,在南京大屠杀中,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为什么就不知道反抗,任日本人屠杀?造成了三十万中国人被日本人屠杀的惨案?我常常在想,这么多人明知道自己是死亡的命运,为什么不去反抗一下呢?就是踩过去,也会踩死很多日本人啊。今天,观看了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将军的《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终于找到了答案。一、没有国家认同感,换一句话说,也就是不爱国。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上万民众居然在旁边麻木观战,觉得外国人是跟皇帝打仗,这事跟自己无关。见联军久攻不下,居然有人向敌人告密,说护城河下没有设防,引导联军从此路攻入北京城;三元里战争中,民众居然向敌人提供粮食、蔬菜。没有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御敌,却甘当看客,甘做汉奸走狗。国人如此麻木不仁,如此没有凝聚力,国焉将不亡! 二、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的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ang19821012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