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06年1月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6年1月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 )

,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
%~60% %~70% %~80%%~90%
( )。

,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
.
,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

“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
,这称为( )。

,( )。

,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

?( )
±2 ±2 ±2 ±2
,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称为( )。

,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个阶段特征(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在教学中应遵循______原则。
、______和______三种成分。
,以______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______的经验过程。
,这属于______条件作用。
,称为______。
,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利于______的信息,正例则传递了最利于______的信息。
,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

,任何问题都含有给定的条件、______和______三个基本成分。
,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______。
?
?
?
四、论述题
?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2006年1月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32、心理健康
三、简答题
(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的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状态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学习时间的质可能是不一样的。首先

2006年1月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61088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