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规家训家风一、家教格言1、我们对孩子只能“雕琢”,而不能“改造”;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进步快慢不同;只有家长和老师积极配合,孩子才能走向成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逼出来的;建设和谐社会,要从建设和谐家庭做起。2、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成长的目标,家人的关爱是孩子成长的温床,家庭的和谐是孩子成长的动力。二、家规尊师重道,谦恭礼让,爱幼乐施,举止文明。三、家教心得在家庭教育中,我发现我们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越来越任性,经过反思,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过分的爱,已经使这一代不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关心,什么是感谢。对孩子过分关爱,会让孩子觉得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失去感恩的心,不懂得关爱同学,养成自私的习惯;在关爱孩子的时候要有度,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以身作则。过分的关照,使孩子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能干的母亲培养出不能干的孩子。郑板桥临死的时候,让儿子给他做馒头,并给儿子留下一句话: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值得我们借鉴。过分的干涉,使得孩子无所适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给孩子留出自己的隐私空间不应过分干涉。过分的严厉,使得孩子失去自信。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应支持而不是对孩子说不,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而不是一味的拒绝否定,这样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对自我产生怀疑。说教、唠叨以及比较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时因为一些小事唠叨的没完没了,上纲上线。唠叨说教不如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以身示范。另外,孩子最反感的就是父母总是拿别人与他比较,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过马路时我们注意看红绿灯,遵守交通规则,孩子就会跟着学;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小孩让座,让孩子学会关爱弱小,尊老爱幼;吃饭时有意识的教育孩子吃多少盛多少,养成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四、家风故事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
我的家规家训家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